正文

四、當婚姻來臨(2)

史客:1202-兩情 作者:薩蘇


王定國是經(jīng)歷過長征的女干部。1937年初,在八路軍駐蘭州辦事處,組織上找到她,希望她同謝覺哉同志一起生活,照顧好謝老的身體。王定國是共產(chǎn)黨救出來的苦娃子,只要是黨交待的事,沒二話。她爽快地答應了,帶著“把愛情獻給革命”的信念,接受了組織安排。謝老見了開朗活潑、嬌小玲瓏的王定國,第一眼就喜歡上了,兩人很快結婚。她晚年笑對來訪者說,她的婚姻是地地道道“組織分配”的,“革命需要么”。[1]

1937年11月底,從蘇聯(lián)經(jīng)迪化(烏魯木齊)到延安的陳云出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次年1月,陳云流鼻血舊疾復發(fā),休養(yǎng)三個月。組織上考慮要派人照料,中組部秘書長鄧潔受命到陜北公學第五隊女生隊去挑人。“鄧潔來到陜北公學五隊,找了隊長陶婉容和書記宋廉,說明了來意。經(jīng)過五隊支部研究,以為最合適的人選,是于若木(于陸華)。因為于若木是中共黨員,而且歷史清楚,政治上可靠?!?sup>[2] 3月,他們結婚。對此,于若木當時向其遠在國外的長兄介紹說:

我和他是這樣認識的:前年冬(農(nóng)歷,1937年冬。引者注)他回國后,看到西北的情形很興奮,致工作過勞,使流鼻血之舊病復發(fā),過度的流血病勢相當嚴重。病中需要找一老實可靠的人看護,在學校里便找到了我。病人與看護的關系轉(zhuǎn)到了夫婦的關系。雖然他大了我14歲,但是我對自己的婚姻很滿意。他是一個非常可靠的忠實的人,做事負責任,從不隨便,脾氣很好,用理性處理問題而不是感情用事。

這里無所謂“家庭”。陳云同志在工作,我在學習,他住在機關,我住在學校里,每星期六我到他那里住一天,這是延安所謂“住禮拜六”。[3]

王定國、于若木們都很幸運,她們服從組織安排,遇到了有道德感、有責任感、有事業(yè)心的中國革命巨人們。由于維系這種革命婚姻關系的只是口頭承諾、組織批準和事實存在,沒有嚴格的法律約束,所以,婚姻破裂的現(xiàn)象也很普遍。

中國革命隊伍里的男同志們,大多數(shù)從小就參加了革命,憑著英勇頑強的斗爭和各方面的努力,升至各級領導崗位,有的還曾到蘇聯(lián)學習軍事。“他們有的從沒有見過資本主義社會,也更沒有接觸過資本主義社會里的女子,不用說,更沒有戀愛過,他們也不會知道資本主義社會里的女子會玩些什么把戲。當他們,有一天,愛了的時候,那種方式,將是十分粗糙,十分激烈,而成為帶一點原始性的悲劇。”[4] 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解決情感與婚姻問題。

[1] 參見蔣巍、雪揚《延安女性風景》,第171、170頁。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2月版。

[2] 郭思敬主編《我眼中的陳云》,第284~285頁。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5年12月版。

[3] 于若木致其長兄于道泉信,1939年5月28日。轉(zhuǎn)引自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陳云年譜》,上卷,第219~220頁。

[4] 陳學昭《延安訪問記》,第118頁。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