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 、激情燃燒的歲月(3)

史客:1202-兩情 作者:薩蘇


當(dāng)時我們的生活僅能維持溫飽。剛到延安時,偶爾還能吃到大米、白面、豬肉,以后只能吃到小米、高粱米。一度給養(yǎng)供應(yīng)不上,只能靠粗糙的黑豆過活?!行┠戏酵瑢W(xué)剛到延安時,看到黃澄澄的小米飯還以為是蛋炒飯,吃到嘴里,才覺得粗糙難以下咽。不吃也得吃,硬著頭皮慢慢咀嚼,久而久之,就感到粟米之香了。特別是女同志,個個吃得紅光滿面,身體壯實起來。有人還高興地寫信告訴父母:‘延安小米養(yǎng)人,把我養(yǎng)胖了,養(yǎng)結(jié)實了?!叵胛覀儙讉€隊干部在一起吃飯,?;◣追皱X買點醬油、香油、辣椒、醋,往小米飯里一拌,嘿,甭提有多香了。

學(xué)校只發(fā)兩季衣裳:夏天一身單軍裝,冬天一身棉軍服,當(dāng)中沒有換季的衣服,手巧的學(xué)員把棉花取出變成了夾衣。誰如果帶來多余的衣服,會無私地送給缺衣的同學(xué)。一旦得知某位學(xué)員要奉命到大后方工作,來自大城市的女學(xué)員會立刻捧出來時穿的旗袍、大衣,供她挑選。

延河成了我們的盥洗室,冬天敲開冰窟窿洗,夏天跳進河里沖。盛夏時分,幾個同學(xué)相約到河邊沐浴,先洗好下衣,晾到河灘上,人躲進河中泡著;待下衣干透,著好再洗上衣。沒有肥皂就用石塊在河邊捶打衣服,要么用草木灰過濾的堿水來洗。

物質(zhì)生活很苦,但在精神上,我們卻是最富有、最快樂的一群。最能說明我們心境的,要算是回蕩在延河邊的嘹亮歌聲了。除了睡覺、上課、吃飯,學(xué)員們隨時隨地都在唱歌。早晨唱,傍晚唱,飯前飯后唱,課前課后唱,行軍時唱,開大會時更唱,歌聲此起彼伏,直唱得地動山搖。[1]

這段幸福時光的最高潮,是1940年的“三八”婦女節(jié),中國女子大學(xué)在延河灘上舉行盛大慶祝活動。

[1] 丁雪松口述、楊德華整理《中國第一位女大使丁雪松回憶錄》,第275~276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