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寫到有一回,寶玉夜里醒了,聽見自鳴鐘響了四下。在此句旁,脂硯齋批道,這是避諱法。怎么就是避諱法呢?原來,在清初之年代西洋鐘表傳入中華,這晝夜的二十四小時還只是分為十二點,而鐘響四下的后半夜,正是天剛剛要亮的寅時。你看,如果不是脂硯點破,那我們也許就永遠不明白為什么要寫自鳴鐘響了四下,不知這是怎樣的“文章”??!此外,還有一個曲折繁雜的例子更為玄妙。在一次宴會上,薛蟠說他看見一幅名畫,是“庚黃”畫的,寶玉就說,從來沒聽說過有個叫“庚黃”的畫家——你是否認錯了字?他在手心內(nèi)寫了“唐寅”二字給薛蟠看,大家都笑了。請看,這兒也不會也不能用口說出“寅”這個字音,而是寫在手掌之內(nèi)。我想說,讀《紅樓夢》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須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識才可行。
上文提到屈原的《離騷》,說他是庚寅日降生的,而他又把庚寅說成是“吉日兮辰良”。這里首先要明白,古人最早運用干支是紀日的,后來才用來紀年。其次,用干支紀年以后,它的作用就擴展了三百六十五倍,所以要把干支講清楚并非小事一段。
先說“庚”字,它是天干中的第七位,本質(zhì)屬于“陽金”。因為十位天干分屬五行,每兩位一對,即甲乙屬木,丙丁屬火,戊己屬土,庚辛屬金,壬癸屬水;每一對又分屬陰陽,如甲乙屬木,那么甲是陽木,乙是陰木……所以,庚屬于陽金。在十位天干中,甲木與庚金的地位特別突出,作用亦特別強大。打比方來說,甲木好比參天大樹,而乙木則是名花芳草……依此類推,庚金者好比百煉成鋼的強大力量,而辛金(陰金)則好比明珠美玉。所以陰陽的氣質(zhì)、形象都有很大的不同。這個屬于陽金的“庚”,自古都是用來表示珍貴、強大、剛毅等性質(zhì)力量的。在我們中國的舊小說中時常出現(xiàn)一個太白金星,也叫長庚,意思是說太白金星下凡投胎,其人有非同一般的來歷。
然后再看這個“寅”字,寅在十二地支中位居第三,這個第三可莫看低了,其重要可謂無以復加。天津人大概都知道有一段大鼓書就叫《丑末寅初》,鼓王劉寶全唱這段最出名,曾有灌音的唱片行市;而少白派女鼓王駱玉笙也以《丑末寅初》這一段特為精彩出色,人人盡知,就連她自己對此也很得意。有一次,全國政協(xié)開會我們同組,討論散會后她一把把我拉住說:“你來,你聽我一段鼓書……”我還有點莫名其妙,就跟隨她到客寓去聽鼓書,原來是她攜帶的一個錄音機,打開之后正是《丑末寅初》。這個段子的開頭就是“丑末寅初,日轉(zhuǎn)扶桑;猛抬頭,遙望見,云淡淡,霧茫?!泵鑼懸股珜⒈M、曙光未開,在那淡淡茫茫之中已然透露出一片嶄新的氣象,這可以叫做“曙曦”,也可以叫做“熹微”。這種光色氣象實際上是難以描寫形容的,所以晝夜十二時位居第三的“寅時”①[①寅時即今日之凌晨三點至五點的一段時間。]是晝夜的大交會、大關(guān)鍵之點,人生百業(yè)都要掌握這個最為寶貴的時間;然而,如果你只知道“寅”在晝夜之間的重要性還遠遠不夠,更要緊的是這個“寅”在開天辟地的過程中更為重要。原來,天地的開辟實際上是自“寅”而啟端的。如今我只引《西游記》的一段話:“且就一日而論,子時得氣,而丑則雞鳴;寅不通光,而卯則日出……”、“丑會終而寅會初,發(fā)生萬物……”、“至此,天清氣爽,陰陽交合……正當寅會生人、生獸、生禽,正謂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于寅?!边@樣看來,《紅樓夢》里太虛幻境中曲文的第一句“開辟鴻濛,誰為情種”,是來自曹雪芹祖父曹寅的詩句“茫茫鴻濛開,排蕩萬古愁”,因此上在這鴻濛開辟的里面就隱藏著一個“寅”字。所以說,如果不懂這些道理而讀《紅樓夢》,往往會失掉文化意味的大半,那就太可惜了。
我們明白了“庚”字與“寅”字的中華文化含義,就必然要換另一種心理、目光來審視和關(guān)照我們當前的這個庚寅新年。它在我們今后的發(fā)展前進歷程中要居為何等的重要位置,那就不言而可喻了。
好了,天上的斗柄正在旋轉(zhuǎn),它轉(zhuǎn)向何方?它正在轉(zhuǎn)向“寅”位;同時這個“寅”位又表示我們迎來了新的寅年,種種吉祥喜慶都聚在一處,讓我們一同為新年新月新氣象而舉杯歡慶。
己丑年臘月廿八日
201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