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愛國表演(1)

歷史何其相似 作者:宋燕


有句老話叫“態(tài)度決定一切”,這話肯定特深入人心,因?yàn)樵谠蹅冞@個地方,每到關(guān)鍵時刻,都要求人趕緊表態(tài),看你站哪一邊,看你心誠不誠。這事是很重要的,因?yàn)槟悴徽驹谖疫@一邊,就必然屬于敵人那一邊,就是下一步被我們消滅的對象。所以,表態(tài),站隊(duì),是一定要重視的。

表態(tài)這事古往今來,已經(jīng)被開創(chuàng)出很多種方法,創(chuàng)造出很多種形式。其中不少方法經(jīng)過一代又一代人的身體力行,被證明是居家旅行殺敵防身之必備良方。

首選的一種方法就是劃清界限——我跟他勢不兩立,那必然跟你是一撥的。我對他越狠,就表明對你越親。

唐朝武則天的時候,有七個朝廷重臣被羅織罪名,按罪當(dāng)斬,武則天決定饒他們一命,免去死罪,流放邊疆。罪臣當(dāng)中有個叫崔宣禮的,他有個外甥叫霍獻(xiàn)可,也在朝中當(dāng)差。那時候流行觀念是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外甥這種沒出五服的親戚也容易被捎帶上。關(guān)鍵時刻,他做出了一次精彩的劃清界限的表演。他在朝堂之上對武則天說:“陛下如果不斬崔宣禮,我就死在陛下面前。”然后以頭碰柱,弄得滿頭是血。武贊賞了他這種忠心耿耿的表現(xiàn),不過沒答應(yīng)他的要求——這倒無所謂,他的目的反正也并不真在于此,只要表演有效就行。為了延長演出的效果,他此后很長一段時間一直用顏色鮮艷的緞帶包扎傷口,并且把緞帶露在帽子外面,以提醒大家他是一個忠君愛國的人。

唐德宗時有個叫李晟的將領(lǐng),的確很忠君愛國,救國于將亡之時,以他的行動證明他是一個真正的中流砥柱。但中流砥柱是后來驗(yàn)證的,在被確認(rèn)為中流砥柱之前,還是要先表態(tài),才能保住安全,獲得信任。人民群眾沒那么多時間去了解人,他們要短平快地知道你的態(tài)度。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