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引言

蔡和森 作者:林家品


1894年8月1日,中日雙方宣戰(zhàn),甲午戰(zhàn)爭正式爆發(fā)。

1895年2月中旬,北洋艦隊全軍覆沒。3月,牛莊、營口、田莊臺等重鎮(zhèn)接踵淪陷,遼東半島陷落,清廷重新起用的湘軍全線瓦解。日軍揚言直取京畿……

4月17日,清政府欽差頭等全權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及其子、欽差全權大臣李經(jīng)方與日本全權代表、總理大臣伊藤博文、外務大臣陸奧宗光在日本馬關春帆樓簽訂了《馬關條約》,中國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全島、澎湖列島,賠償軍費庫平銀二萬萬兩,相當于全國全年財政總收入的兩倍多。之后,列強瓜分中國,俄據(jù)旅順、大連灣,英據(jù)威海衛(wèi),德?lián)z州,法據(jù)廣州灣,中國已漸成次殖民地。

《馬關條約》,奇恥大辱!

4月22日,廣東、湖南兩省舉人帶頭在都察院抗議,各省舉人紛紛響應。5月2日,各省舉人向都察院進發(fā),呈遞《上皇帝書》,要求“拒和”、“遷都”、“變法”,以求“立國自強”。史稱“公車上書”。

與此同時,臺灣人民打響了反割臺的武裝抗日斗爭。面對武器簡陋,糧餉奇缺的抗日義軍,侵臺日軍損失竟達半數(shù)以上,其最高指揮官北白川能久親王和旅團長山根少將,均被擊重傷而斃命。

“公車上書”,在清朝專制主義統(tǒng)治下是前所未有的創(chuàng)舉。兩個月后,宣傳維新的《中外紀聞》創(chuàng)刊;又一月,維新團體“強學會”成立,中國議論時政的風氣就此開啟。反割臺斗爭在清政府嚴令官民“不得絲毫接濟臺南”,封鎖大陸和臺灣的聯(lián)系后,義軍彈盡糧絕,最后雖然失敗,卻已顯示了民眾抵抗侵略的強大力量……

海東龍泣艦沉波,

上相軒出議和;

遼臺膴膴割山河。

……

康有為的這幾句詩,是對1895年的真實寫照。

1895年,對于中國人來說,是沒齒難忘的一年。國家虛弱不堪一擊、罕見的奇恥大辱震動朝野,驚醒國人。不唯是維新運動就此拉開序幕,介紹和學習西學、新學的潮流亦滾滾而來,推動著許多先進的中國人向西方尋找真理,摸索救國的途徑……由是,一個為期半個世紀,龍蛇起陸,天翻地覆的時代,也從此開始了。

就在這一年,本書的主人公——蔡和森,在上海江南機器制造總局一個小官員的家庭出生了。另一位主人公向警予,則誕生在湘西溆浦縣城一個商人的家庭里。

第一個提出在中國必須建立一個中國共產(chǎn)黨的男人,在創(chuàng)建中國共產(chǎn)黨時唯一的女發(fā)起人、中共第一個女中央委員,就這樣巧合地幾乎同時降臨……

湖南省雙峰縣,這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以原湘鄉(xiāng)縣中里新設立的縣,因蔡和森的妹妹——共和國第一任婦聯(lián)主席蔡暢建議得名。蔡暢之所以建議以雙峰為縣名,系因縣城所在地永豐鎮(zhèn)有雙峰書院,書院前有雙峰山。雙峰不但出了拯救大清王朝的“一代中興名臣”曾國藩、湘軍名帥羅澤南,而且出了視“胡(林翼)、曾(國藩)、左(宗棠)、彭(玉麟)為好大喜功之徒,不善讀書”的民國陸軍左將軍禹之謨;協(xié)助黃興策劃武裝起義、二次革命、湖南獨立、討袁護法、援粵、東征、北伐,無役不從的陳樹人;民主革命家秋瑾、“一代女魂”唐群英……這些推翻滿清王朝的烈士、功臣,與曾國藩及其家族又有密切的關系,或同鄉(xiāng),或親戚,或姻親……

雙峰縣有個荷葉鎮(zhèn),曾為“市”,為鄉(xiāng),為區(qū),俗稱荷葉塘。荷葉是曾國藩的故里,秋瑾、唐群英和向警予的婆家。蔡和森的母親,被毛澤東、鄧小平稱為“大家長”的葛健豪,妹妹蔡暢均出生于荷葉?!爸腥A百年八大女杰”1995年在召開于北京的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上,秋瑾、宋慶齡、何香凝、唐群英、向警予、蔡暢、鄧穎超、帥孟奇被中共中央認定為“中華百年八大女杰”。中,竟有四人出于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