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林漫步】
以自心為師,就是說要相信自身,領(lǐng)悟其實是在自身,有時候別人是自己的老師,也有時候自己是自己的老師。只有你自己體悟到了,自己覺得對了,自己肯定自己的答案了,才能進步。成佛見道不能依靠他力。
很多時候,我們遇到困難時總會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希望有人能來幫我們一把,讓我們渡過難關(guān),這本是人之常情。然而有些人卻存在極深的依賴心理,他們總是期待并依賴著別人的幫助。這是一些人經(jīng)常持有的一種謬見,就是以為他們永遠會從別人不斷的幫助中獲益。
以自心為師一方面是要從別人那里學到知識,另一方面就是要把別人的知識和自己的結(jié)合起來,形成自己的東西。那些只學習別人和故步自封的做法都是要不得的。
【禪語故事】
學者遇見了著名的禪師,他向禪師提了一個問題:“我自幼就勤奮好學,青年時代又四處遍求名師,而你既無家學淵源,又無名師指點,為什么我的學問就是不如你呢?難道我有那么多大來頭的老師,反倒不如沒有老師?”
禪師說:“誰說我沒有老師?恰恰相反,我有老師,我的任何一位老師來頭都比你的老師來頭大。你以師為師,我以人為師,以天地為師,你的學問當然不如我了?!?/p>
【禪來禪去】
有時候我們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決問題,這是每一個志存高遠者的目標,而依賴他人是懶惰和懦弱的表現(xiàn)。比如學習,如果依靠別人來幫我們學,我們自己可能會得到高分,可能會得到老師的表揚、家長的贊許和同學的羨慕,但永遠學不到真知識,掌握不了本領(lǐng)。并且如果依靠他人已形成習慣性的依賴心理,你將永遠強大不起來,也不會有獨創(chuàng)力,更談不上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