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你的眼神,柔弱中帶傷(4)

亂世解碼:犀利說民國 作者:王雷


幾天后,諭旨下來了,王文韶年紀大了,朝廷體恤老臣,退出軍機處回家休養(yǎng)去吧。從此,瞿鴻禨接過了王老師的槍,成了漢族軍機大臣的領班,漢族大臣的NO.1(老大)。

盼了好久終于盼到今天,忍了好久終于把夢實現(xiàn)。

你的眼神,柔弱中帶傷。犀利的眼神可以殺死人,柔弱的眼神照樣可以殺人于無形。

王老師拖著疲憊的身軀,帶著滿腔的委屈,和一雙要命的重聽的耳朵,揮揮手,和軍機說再見,和北京說再見。

別急,瞿鴻禨來了,準確地說,是他的信來了。

信很簡潔,只有一句話:“請中堂大人的安,問中堂大人的好!”

從此,瞿鴻禨的春天來了。軍機處,他說了算;慈禧那兒,他更是說了算。只可惜,父親早已去世,看不到這一切了。瞿鴻禨只能在墳頭大把大把地燒錢。你再也不用三更半夜地叫我起床了,現(xiàn)在是別人三更半夜起來為我服務。

邊燒邊哭,邊哭邊磕頭,邊哭邊感謝。感謝父親,感謝您優(yōu)良的遺傳基因賜予我皇帝一樣的面容,我是幾千萬分之一中的幸運者;感謝萬能的皇太后,您比我的親娘還親,沒有您,就沒有我的一切。

瞿鴻禨哭得那叫一個慘,眼淚鼻涕一起下再加哀嚎。在太后那兒不敢哭,現(xiàn)在可以痛痛快快、真真實實地像男人那樣哭一把了。

袁世凱一直都不大喜歡讀書人,準確地說,是討厭不知世事的書呆子。瞿鴻禨是個標準的讀書人,但袁世凱剛開始并不討厭他,因為他不是書呆子。

用眼神就可以殺人于無形,這種人當然不是書呆子。而且太后又是那么地喜歡瞿鴻禨,那么地照顧他,為他流了那么多的眼淚。所以袁世凱很想和瞿鴻禨搞好關系,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大家共同進步,互利共贏。

既然有這個想法,中間人就開始撮合了。先跑到瞿鴻禨那兒,說大人的道德文章,袁宮保仰慕得很,想和您換個蘭譜,結拜為異姓兄弟。

兩人身份、地位相同,門當戶對,結拜都不掉誰的價。

“蘭譜?我從不搞這些江湖習氣的東西?!宾镍櫠S淡淡地說。回答得太妙了,朝廷命官袁世凱成了不入流的江湖大佬。

中間人又回話給袁世凱,袁若有所思,哦,我差點忘了,那年我弟弟在河南參加鄉(xiāng)試,瞿大人是主考官,論理他也是我的老師,我怎么敢和他稱兄道弟?他是做學問的人,我是為國家干實事的人。

苦了中間人,瞎摻和,兩邊不落好,只能免官走人。

既然走不到一塊兒,那就讓對手老無所依,埋葬在寂寥的春天里,這是官場上的老規(guī)矩。袁世凱和瞿鴻禨的第一次碰撞來了,這是心與心的碰撞,卻不是愛與愛的呼喚。

這次碰撞雖不是火星撞地球,可也算得是天地大碰撞,因為它關系到國運。

朝廷立憲政改喊了好幾年了,卻一直未見動真格的,上下都在嚷嚷,慈禧想想也要有所交代了。畢竟世界潮流在那兒,無論是作秀還是十字繡,都要秀一回。

首先從改革官制開始,既然最高層明確表態(tài)了,這場改革一開始就大張旗鼓、轟轟烈烈。

朝廷任命了十四位編撰官負責其事,由奕劻、瞿鴻禨和領班大學士孫家鼐主持,十一位協(xié)助的編撰官都是皇族、大學士、軍機大臣、各部院尚書,唯一的一位地方督撫就是直隸總督袁世凱,連張之洞這樣的老臣都沒沾上邊,可見上面對袁世凱的信任器重。

袁世凱躊躇滿志,準備轟轟烈烈大干一場。他有一攬子規(guī)劃:裁撤軍機處,設立責任內(nèi)閣;接著召開國會,正式確立君主立憲制。

袁世凱一向是個穩(wěn)扎穩(wěn)打的人,現(xiàn)在為什么這么激進?難道他還沒吸取康梁戊戌變法的教訓嗎?袁世凱當然知道,他很清楚現(xiàn)在“激進”的代價。

首先是自我炒作的需要。什么最能拿來炒作?當然是潮流。立憲是潮流,任何時候,挺立潮頭當然名利雙收。

其次,就是進入最高決策圈。根據(jù)袁世凱的估計,責任內(nèi)閣成立后,憑自己的實力,副總理大臣那是唾手可得;和奕劻一正一副,朝廷大半個天都能遮下來。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這是一個不能說的秘密。慈禧現(xiàn)在很寵自己,可畢竟年紀大了,萬一哪天走了,光緒重新掌權怎么辦?現(xiàn)在有內(nèi)閣掣肘,國會頂著,到時候光緒也會有所顧忌,君主立憲制度下,不敢隨便拿自己怎么樣。

現(xiàn)在袁世凱得先去拜訪一個人——瞿鴻禨,他負責全盤操作官制改革,有否決大權,必須去他那兒探探風聲。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