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昨天晚上吃了什么和你有什么關(guān)系呢?除非之前你問我:“魏斯曼,這一帶的餐廳我都吃膩了,你能推薦個新的嗎?”這時候如果我告訴你,昨晚在一個很火的新餐館吃了一頓很棒的晚餐,我就為你提供了有用的信息,也就避免了犯第二宗罪。
接下來,如果我先介紹餐后甜點,然后又講到沙拉,再跳到乳酪,最后說到主菜,那么我的陳述順序就亂了,不流暢。但如果我從頭到尾依次從沙拉、主菜、乳酪介紹到甜點,整個流程就會井然有序,我就避免了犯第三宗罪。
介紹晚餐時,我如果按照門、綱、目、屬、種介紹菜肴里的每一種動植物,就會顯得太專業(yè)、太瑣碎了。但如果我只是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容詞和簡單的名詞描述菜品,就避開了第四宗罪。
最后,如果我花了 5個小時告訴你只吃了兩個小時的晚飯,就太啰唆了。但如果我只用 5分鐘就說明了一切,就逃脫了第五宗罪。
這個類比也許有點極端,但是“五宗罪”的確條條屬實。盡管每一條都彼此獨立,但是可以用一條概括它們的所有特點,這就是“照搬資料”(Data Dump):無節(jié)制、無意義、無結(jié)構(gòu)、無目的、無計劃的“倒”信息。照搬資料絕不會說服聽眾,反而會帶來糟糕的“目光呆滯”(Mine Eyes Glazes Over,MEGO)效應。
為什么?只要仔細想一想,有哪個演講者會對他的聽眾做這種事呢?如果你正在努力吸引潛在客戶,你會這樣做嗎?如果你正在想方設法敲定一筆生意,想要對方加大投資力度或者說服分析師相信你的公司很有實力,你會這樣做嗎?不會!
前面提到的這些演講,目的各不相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你在努力勸服聽眾按照你的指令和計劃行事,無論是支持你的計劃、與你簽訂合同、給你開立支票還是為你工作得更賣力、更有技巧,要想達成目標,必須避免觸犯“五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