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時期,留日學生人數(shù)次第激增,為適應(yīng)這種情勢,留學日本指南之類的書也相繼出現(xiàn)。其中重要的如:
上表之中,《日本游學指南》(以下略稱《指南》)是曾經(jīng)當過留學生領(lǐng)袖的章宗祥所寫的?!读魧W生鑒》(以下簡稱《鑒》)則是某一留學生所寫。二者都是本行人的著作。從這里可以清楚知道留學生的心情和他們生活的情況。以下試節(jié)引其文,以見留學生生活的一斑。
總 論
《指南》這樣說:
游學之事,非始于今日,鎖國時代,南人學于北者,即謂之游學。近世各國交通,乃有游學外國之事。游學之益何在?曰:人有恒言曰:“百聞不如一見”,欲取他國之長,以補吾國之短,非親歷其境,不能得其益也。日本維新元勛若伊藤侯等,其始皆學于外國,吸取其文明,歸而散之其國,遂成今日之富強。近年日本游學外國者,總計官費自費,年復(fù)不少。其尤盛者,有富室?guī)r崎某,其子弟七八人,自最稚者以外,悉游學各國,無一家居者。其知己國之不足,而熱心以效他國之長若是。以日本今日,已足介于列強,相與并存,而其國人向?qū)W,尚如此其盛。何況吾國于所謂新學問者,尚在最幼稚之時代,然則有志之士,寧可復(fù)蜷居鄉(xiāng)里,以終吾世耶?然而游學之事,亦不大易言。
凡天下之理,自最下層欲一躍而至于最上層,鮮有不躓者。歐美各國之文明,以今日之吾國視之,其相去蓋不可以道里計,故吾之游學于彼,則所謂自最下層而欲至最上層耳。吾國今日之程度,非得一橋,以為過渡之助,未見其能幾也。
今日之日本,其于吾國之關(guān)系,則猶橋耳。數(shù)十年以后,吾國之程度,積漸增高,則歐美各國,固吾之外府也。為今之汁,則莫如首就日本。文字同,其便一;地近,其便二;費省,其便三;有此三便,而又有當時維新之歷史,足為東洋未來國之前鑒。故貲本一而利十者,莫游學日本若也。況數(shù)年以來,東游之效,已有實驗可征。吾國有志之土,大之為圈,小之為己,其有奮然而起者歟。[1]
《鑒》亦指出:
吾人不遠萬里,乘長風,破巨浪,離家去國,易苦以甘,津津然來留學于日本者,果何為也哉?留學者數(shù)千人,問其志,莫不曰:“朝政之不振也,學問之不修也,社會之腐敗也,土地之日狹也,強
[1] 《日本游學指南》,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