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銓和李安
經(jīng)上一段段落分析,《臥》片中的故事有隱情,所以片中出現(xiàn)了一些迥異于常規(guī)武打片的形態(tài)。
李慕白出現(xiàn)的第一個鏡頭是平靜地沿著水道行走,這是胡金銓的標志,這是文人的出場而不是大俠的出場。一般武打片的人物出場都動靜很大,不是飛著就是跑著,徐克電影都是這樣。李慕白的出場和《龍門客?!返闹軕寻惨粯?,這是李安在和胡金銓保持一致,表明在以武打片寫中國文化。
影片的第一個建筑空間是鏢局,同是表現(xiàn)深宅大院,李安和張藝謀全然不同。張藝謀的宅院不管有多廣闊,也依然顯得擁擠,后景的色彩也很扎眼,頻用長焦鏡頭,所以前后擠在一起,消滅空間,因為他本要表現(xiàn)壓抑,追求窒息感。而李安的構圖,注意了建筑本有的對稱均衡,色彩清淡,后景自然地暗蒙蒙一片,表現(xiàn)了“中空”感,呼吸順暢。中國的根本醫(yī)書名《黃庭經(jīng)》,黃為中,庭為空,建筑繪畫是中空美學,醫(yī)術也以中空來治病,在傳統(tǒng)文化中,這種意識無處不在?!杜P虎藏龍》的攝影得了國際上眾多大獎,與韓《曼陀羅》一樣,不是技術好,而是意識好。
有一種議論,說《臥》中的竹林打斗是抄襲胡金銓《俠女》中竹林的打斗。此說值得商榷,依筆者看來,完全不同。胡金銓的竹林打斗借鑒了日本劍俠片,氣氛嚴峻,對峙時完全是日本風格,打斗時的剪接技巧又超越了日本片的實戰(zhàn)性,開掘出跳躍、飛落的技巧,對動作性極盡渲染。
胡的竹林純粹是異能奇技,而李安的竹林是在談戀愛。甄子丹、袁和平都抱怨李安的竹林動作欠佳,因為作為武術設計師,他倆腦海中只有動作。而李安是以拍接吻戲的方法來拍武打戲的。
首先,李安的威亞長得過分,演員多被吊上四五層樓的高度,一拉就一兩百米,如果拉不了這個長度,就用電腦動畫解決。總之,人物長距離飛翔,長度一加長,節(jié)奏就慢了下來。
李安的輕功概念不是生死對決,而是男追女跑。節(jié)奏一慢,情調(diào)就從武打場面轉(zhuǎn)化成了愛情場面,李慕白和玉嬌龍在竹林中根本就沒打幾下,都是相互看相互等,節(jié)奏越來越慢,最終出現(xiàn)了慢鏡頭。
常規(guī)武打片的慢鏡頭是為了表現(xiàn)動作造型,而李安的慢鏡頭是男女相互凝視,甚至出現(xiàn)了男俯女仰這類接吻戲的鏡頭法,彈性十足的竹叢被李安拍成了一張大床。尤有一個動作設計,是兩人在一根竹子上僵持,玉嬌龍企圖將李慕白彈飛,而李慕白在竹尖絲毫不動,如貓戲鼠般微笑——這是顯露武功,有高手風范,但也是在調(diào)情。
所以李安和胡金銓的竹林完全是兩個路數(shù)。以《臥》片可以看出一點端倪,作為大眾藝術的電影,其實是可以有導演的私人樂趣的,甚至這種私人樂趣還能提高藝術檔次。如此,電影的結(jié)構將變得空前復雜,這不是曖昧而是玲瓏。
由于在電影起步階段,中國正逢五六十年的戰(zhàn)亂,對電影基本技法的形成無力作太多貢獻,但進入電影的成熟期后,中國傳統(tǒng)的隱顯美學也許能給電影帶來新奇,《臥》便是一個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