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早上,袁世凱入頤和園謝恩。光緒皇帝夸他練兵練得好,辦學堂辦得好。以后可與榮祿各辦各事了。
當天,楊崇伊前往頤和園上奏封事,請求太后訓政。光緒感覺不妙,發(fā)了一明一密兩份諭旨給康有為,明諭是:“工部主事康有為前命其督辦官報局,此時聞尚未出京,實堪詫異。朕深念時艱,思得通達時務之人,與商治法,聞康有為素日將求,是以召見一次,令其督辦官報,試以報館為開民智之本,職任不為不重,現(xiàn)籌有的款,著康有為迅速前往上海,毋得遷延觀望?!泵苤I由林旭帶出示康:“朕今命汝督辦官報,實有不得已的苦衷,非楮墨所能罄也。汝可迅速出外,不可遲延。汝一片衷愛熱腸,朕所深悉。其愛惜身體,善自調(diào)攝,將來更效馳驅(qū),共建大業(yè),朕有厚望焉。特諭。”
明諭可以有,但是這個密諭,有些學者認為也不可信。特別是“共建大業(yè)”云云,跟江湖哥們兒酒過三巡之后不經(jīng)大腦拍著胸脯說話似的,一點不符合光緒的語氣及身份。茅海建先生論證,這個密諭可能沒有,頂多是皇帝的口詔;而且如果真有的話,也頂多是王照所說的那個版本:“速往上海,以待他日再用?!彼郧懊嫠拿苤I版本,當是康有為自己編造的。對于老康,我們是不能相信的。就連茅海建這樣一個考據(jù)高手都害怕康有為,說:“康有為的言論多有夸張自揚之處,須得處處小心?!秉S彰健先生也說康最懂得“文與而實不與”和“時措之宜”“與時俱進”等等。所以前面我說康有為來了,快跑,可不是嚇唬大家的??涤袨楫敃r若是直接遵奉皇帝之命,跑上海辦報去了,那么后面將不會發(fā)生那么多不幸。事實上變法正緊張的當口,光緒讓康有為跑上海考察辦報事宜,是有些怪。因此大家就都推理上了:有人認為,這是光緒在楊銳的建議下,想用促康離京來緩和矛盾,作為繼續(xù)變法的妥協(xié);也有人認為,光緒迫于慈禧壓力,想以此表白自己與康并沒有更深的聯(lián)系;還有人認為,光緒對康在京過于招惹是非已有不滿,想把他趕走,省得整天聽他聒噪……
當天,康有為沒有見到密詔,林旭來訪,未遇。所以康只于晚間回家時看到了明諭。第二天,9月18日一大早,林旭就來了,不但讓康看了光緒給康本人的密詔,還出示了另一份密詔:也就是楊銳帶出的那份衣帶詔。他揣了三天,終于端了出來。一干子維新人士誦讀之下,只剩痛哭的份兒了。
不過從那份衣帶詔里我們可以看出,光緒甚至未提康有為的名字。但是康有為不管,他要做歷史上的張柬之。他派譚嗣同夜訪袁世凱去了。據(jù)梁啟超《戊戌政變記》中的《譚嗣同傳》,譚嗣同夜訪袁世凱很具有武俠色彩:
初三日夕,君徑造袁所寓之法華寺,直詰袁曰:“君謂皇上何如人也?”袁曰:“曠代之圣主也?!本唬骸疤旖蜷啽幹\,君知之乎?”袁曰:“然,固有所聞?!本酥背雒茉t示之曰:“今日可以救我圣主者,惟在足下,足下欲救則救之。”又以手自撫其頸曰:“茍不欲救,請至頤和園首仆而殺仆,可以得富貴也。”袁正色厲聲曰:“君以袁某為何如人哉?圣主乃吾輩所共事之主,仆與足下,同受非常之遇,救護之責,非獨足下,若有所教,仆固愿聞也。”君曰:“榮祿密謀,全在天津閱兵之舉,足下及董、聶三軍,皆受榮所節(jié)制,將挾兵力以行大事。雖然,董、聶不足道也,天下健者,惟有足下。若變起,足下以一軍敵彼二軍,保護圣主,復大權,清君側(cè),肅宮廷,指揮若定,不世之業(yè)也。”袁曰:“若皇上于閱兵時疾馳入仆營,傳號令以誅奸賊,則仆必能從諸君子之后,竭死力以補救。”君曰:“榮祿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袁笑而不言,袁幕府某曰:“榮賊并非推心待慰帥者,昔某公欲增慰帥兵,榮曰:‘漢人未可假大兵權。’蓋向來不過籠絡耳。……慰帥豈不知之?”君乃曰:“榮祿固操莽之才,絕世之雄,待之恐不易易?!痹恳曉唬骸叭艋噬显谄蜖I,則誅榮祿如殺一狗耳?!币蛳嗯c言救主之條理甚詳,袁曰:“今營中槍彈火藥,皆在榮賊之手,而營哨各官亦多屬舊人,事急矣,既定策,則仆須急歸營,更選將官,而設法備貯彈藥則可也?!蹦硕幎ィ瑫r八月初三夜漏三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