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袁世凱人事方面的優(yōu)點
第一,記憶力極好。對所有軍官幕,僚甚至棚頭弁目,都記得他們的名字,還識得他們的脾性。
第二,實干。凡是力所能及的事件,絕對事必躬親,決不假手于人。這人個性又強,輕易不叫苦,所以累得昏頭漲腦。
第三,不但自己不貪污軍餉,還杜絕手下人冒領克扣。英國海軍司令貝思福前往參觀,贊嘆曰:“中國兵力之弱,其源于發(fā)餉之多克扣,此弊幾于通國皆然。但我觀察袁公發(fā)餉的情形,嘆服袁公之清廉,為人所不能及矣。袁公于發(fā)餉日,親自督率委員按人發(fā)給,無絲毫克扣之弊?!?/p>
第四,與士卒同甘共苦,以身作則。有次閱兵,天降大雨,手下人要為他撐傘,他拒絕曰:將士們都在雨中,我就不行嗎?這種風度,放到現(xiàn)在,還很稀缺。
第五,遭人彈劾,不降反升。1896年(光緒二十二年)4月,監(jiān)察御使胡景桂參奏袁世凱“浪費國帑,誅戮無辜”。一個月之后,又有御使奏新建陸軍“扣餉缺款”。這才干了幾個月,就有人說自己的壞話了,氣得袁世凱給徐世昌寫信說:“兩旬來心神恍惚,志氣昏惰,所有夙志,竟至一冷如冰。軍事實無心詳述。”其實胡參奏袁世凱的原因并不僅僅是因為練兵的事,或者說,練兵的事僅僅是借口。因為自從甲午戰(zhàn)后,康梁等維新派就在北京拉開了維新的架勢,袁世凱不但參加了康梁的強會學,捐了五百金,還把康有為的萬言書上給督辦軍務處,因榮祿不收而被退回。一句話,政府保守派們有些擔心袁世凱走得過遠,據(jù)說李鴻藻這樣愛惜名譽的清流領袖都怕自己擔了“濫保非人”的干系,正是在他的授意下,胡景桂才出手相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