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時,馬可的母親立即把他扔給了一個奶媽。把孩子交給奶媽這種行為當時在上層社會是非常普遍的,但為一些作家所不齒,如塔西佗和昆體良(Quintilian)。與羅馬共和國時期主婦們所推崇的為母之道相對比,他們把這種行為比作“墮落”的行為。奶媽在奴隸居住區(qū)撫育孩子,直到他到達上學年齡,才交還給其父母。這對驕奢跋扈的寡頭統(tǒng)治者們而言有很多優(yōu)點:把貴族婦女們從哺乳的煩心雜務中解脫出來,她們把哺乳看作是對她們美麗和幸福的妨礙;父母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交活動和政治活動中去;最重要的是,在一個小孩死亡率很高的時代,通過沖淡孩子與父母間的情感和情緒的連接,從而避開了悲傷?,F(xiàn)代專家認為,奶媽喂養(yǎng)會對孩子產(chǎn)生有害的心理影響,但是必須記住,羅馬的家庭觀念比后工業(yè)革命的西方要松散得多。羅馬人認為,因愛而結婚是奇怪,甚至不正常的,其親屬關系也在不斷變化,在這樣一種文化中,奶媽的出現(xiàn)是一個無法改變的事實。貴族家庭的離婚和再婚率高達50%。任何再婚都可能把之前婚姻的孩子組合到一起來,他們每一個都和其生母的家庭有關系。結果是,孩子被很多不同的人照顧撫養(yǎng):奴隸、年長的家眷和各種奶媽。另外,以現(xiàn)在的觀點來看,他們的關系缺乏隱私——羅馬人習慣于在奴隸們面前性交——這使得他們的關系更加松散。但是,如果因此認為羅馬人不關心他們的孩子就大錯特錯了。合理的推斷是,馬可出生后,他的父母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對羅馬權貴們而言非常重要的日常禮儀活動中去了。在羅馬時代,一個父親要承認他的兒子,需要通過這樣一個習俗儀式,把他的兒子從壁爐邊 提起來,然后,九天后再用水給他凈身。正是在這個儀式上,教名馬可才被給予。同時,還要給予小孩兩個禮物:一個撥浪鼓和一個黃金的護身符,這個護身符被認為有魔力能避開惡魔眼睛和黑暗鬼怪,將一直戴在孩子的脖子上,直到他舉行成年儀式長大成人。
馬可最初成長于他父母位于西蓮的別墅里,西蓮是著名的羅馬七丘之一。這是羅馬上流社會時髦的地方,羅馬貴族們的豪華住宅稀稀疏疏地分散坐落在這個地區(qū)。在眾多金碧輝煌的建筑中,坐落著拉特蘭大殿(也就是后來的圣約翰拉特蘭大教堂的位置)、克勞迪亞斯神廟、帝國騎兵營營地和馬可祖父的領地(靠近馬可父母的房子)。在那些日子里,站在西蓮山上,登高望遠,可以感受到連綿不斷的宏偉壯觀的景象。雖然馬可有一個叔叔,安尼烏斯·里伯[公元128年任執(zhí)政官,并與德高望重的方達尼亞家族(Fundania)聯(lián)姻],但他是一個神秘人物,似乎并沒有對他侄子的生命產(chǎn)生重大的影響。然而祖父馬可·安尼烏斯·韋魯斯則一直陪伴在他的生活中。在《沉思錄》中,馬可提到,他的祖父教會了他善良和自我控制的美德,而不要脾氣暴躁、隨意發(fā)泄。然而他懷疑他祖父能否成為道德模范。因為當他的祖母盧比利亞·福斯蒂娜去世的時候,他的祖父竟攜帶其情婦公開亮相。這位女士似乎處在一個名聲不好的社交圈的中心,以致年輕自負的馬可稱之為“壞伙伴”。在《沉思錄》中,馬可感謝上帝他被他祖父的“女朋友”僅僅只撫養(yǎng)了一段短暫時期。也許這個小伙子最崇拜的對象就是當時的皇帝哈德良。從小,馬可·奧勒留就知道哈德良,哈德良也一開始就對他很感興趣,并稱他為“維里西穆斯”——一個他家族名字的昵稱,也是形容詞的最高級,意思是“最真實的”。一些觀察家指出,脾氣暴躁的哈德良用他大黃蜂似的尖銳的幽默暗示到,他認為這個小伙子是個自命不凡的人。
當然,哈德良確實表達了對這個孩子的喜愛之情。羅馬精英喜歡通過這樣的借口,說他們的兒子是依靠才德而晉升到最高位置的。按照這樣的思想觀念,哈德良在馬可6歲的時候就把他提拔到騎士階層。8歲的時候,哈德良讓他進入薩利圣學院學習,薩利圣學院是羅馬三大頂級祭司學院之一。不管過去的皇帝如何引人注目,這個未來的帝王一定會在薩利圣學院嶄露頭角。當年輕的祭司們在馬爾斯戰(zhàn)神廟花天酒地的時候,馬可不小心跌倒在神像的眼眉上,這也許是最好的預兆。如報道證實的那樣,由于自命不凡和一本正經(jīng),年輕的馬可很快在薩利圣學院取得其優(yōu)勢地位,成為唱歌跳舞的能手和領隊,甚至承擔起解散老祭司、接納新成員的重任。大約七八歲的時候,馬可開始上學了。到目前為止,關于他早期的童年 生活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他小時候極度孤獨和不自由,母親離得很遠,沒有父母或者像父母一樣的人在身邊?;谶@種觀點,他的早期生活和其他著名人物非常相似,如納撒尼爾·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他們最大的區(qū)別是,納撒尼爾·霍桑的母親失去了丈夫后生活窮困潦倒。另外一種觀點強調(diào)馬可·奧勒留和老人們關系過于密切,尤其是他的祖父和外曾祖父。因此,馬可的童年生活并沒有因為不快樂和不健全(就像納桑尼爾·霍桑的半瘋癲的母親)而受到傷害,馬可的童年也許太過于平淡和受到溺愛,他也許是一個過于嬌慣的孩子。有很多事實可以證明,但是最能強調(diào)年輕馬可有自閉傾向的鐵一樣的事實是,他的家庭堅持給他聘請私人教師,讓他在家里進行教育,而不是送他上學校讀書。馬可承認尤其欠外曾祖父卡提林斯·塞維魯賬:“不上公立學校,為他聘請好老師,并承擔由此而產(chǎn)生的大量開銷?!?n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