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走近名人
張伯苓(1876-1951年),原名壽春,字伯苓,現(xiàn)代教育家,南開大學創(chuàng)始人。1876年4月5日出生于天津一個秀才家庭,早年入北洋水師學堂習駕駛,1897年畢業(yè)后服務于海軍,不久離職回天津執(zhí)教于家館。1904年,張伯苓赴日考察教育,回國后將家館改建為私立中學,定名敬業(yè)學堂。1907年,在南開建成新校舍,遂改稱南開大學中學堂,從此聲名漸著。1917年秋赴美國,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教育。1918年回國,著手籌辦南開大學,1919年秋南開正式開學。另外,張伯苓先生還于1923年創(chuàng)辦南開女子中學,于1928年創(chuàng)辦實驗小學。
時至1937年,南開已形成了從小學、中學到大學的完整體系,張伯苓先生擔任校長四十余年,培養(yǎng)出不少杰出人才。張伯苓先生提倡教育救國,注重理工科教育的辦學方針。他反對學生介入社會政治活動,但也曾保護過諸多進步師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張伯苓稱贊人民政府的各項政策,曾致電周恩來表示祝賀。張伯苓先生于1950年5月從重慶來到北京,受到周恩來總理的歡迎,1951年2月23日在天津病逝。
張伯苓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愛國教育家,青年時期的他目睹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和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肆意蹂躪,立志興辦教育,用愛國精神和科學知識教育青年,以達到抵御外敵、振興祖國的目的。在將近半個世紀的歲月里,先生歷盡艱辛,顛沛流離,不屈不撓,矢志不渝。他從傳授“新學”的家館開始,在一步一步艱難的前行中辦起了南開中學、南開大學、南開女中、南開小學和重慶南開中學,為國家培育了眾多杰出的人才。張伯苓先生是一位與時俱進的愛國教育家,他從飽經(jīng)滄桑、一生辦學的切身經(jīng)歷中逐步看清了中國的前途和希望。在歷史轉折的關鍵時刻,先生始終以國家利益、民族精神為重,表現(xiàn)出一個教育家真正的高風亮節(jié)的可貴品質。張伯苓先生的一生是進步的一生,愛國的一生。他創(chuàng)業(yè)南開,功在國家,利在千秋,為發(fā)展我國近代教育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嚴修(1860-1929年)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學者,是革新封建教育、推進教育現(xiàn)代化的先驅。嚴修先生幼年飽讀經(jīng)籍,于1882年鄉(xiāng)試中舉,次年中進士,后入清翰林院任職,做過清朝翰林院編修、國史館協(xié)修、會典館詳校官、貴州學政、學部侍郎,掌管全國的教育,可謂是人中龍鳳,人上之人。然而,嚴修先生不同于一般封建官吏,他積極倡導新式教育,曾以奏請光緒帝開設“經(jīng)濟特科”借以改革科舉制度而傳名于世。
在推行新式教育方面,嚴修的重大貢獻是籌設南開學校。嚴修先生在1902年至1904年期間曾兩次東渡日本考察教育方法,1904年春出任直隸學校司督辦,之后與張伯苓決定將嚴館和王館合并,籌設私立敬業(yè)中學堂。1904年10月,南開中學正式開學,聘張伯苓為校長,這就是南開學校的前身。1907年改名南開中學堂,嚴修作為校董,不僅以個人財力、物力資助學校發(fā)展,而且在教育思想和辦學方向上對南開也有很大影響。1918年與張伯苓同赴美考察大學教育,1919年二人又共同創(chuàng)辦南開大學,此后又成立南開女中、南開小學。到1928年,獨具特色的南開系列學校(小學、中學、女中、大學)終于全部建成。1929年3月15日,南開“校父”嚴修在天津病逝,享年69歲。遍及全世界各地的南開校友捐款,在南開中學建“范孫樓”,并塑造了銅像。1992年,南開大學又塑銅像于校園,以此來紀念嚴修一生矢志新學的功績和對祖國教育事業(yè)的貢獻。
嚴修晚年還在天津倡組了城南詩社、崇化學會,著述存稿有詩、文、日記、函札等多種,現(xiàn)輯錄出版的有《嚴修東游日記》、《嚴范孫先生古近體詩存稿》、《蟫香館手札》等著作。嚴修不僅通經(jīng)史、習數(shù)算,還研究泰西之學。而且琴棋書畫樣樣通曉,其書法秀逸渾雄,頗有功力,為當時津門四大書家之一。其還善詩歌,與趙幼梅、王守恂同被譽為“近代天津詩壇三杰”。
周恩來(1898-1976年),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原籍浙江紹興,生于江蘇淮安,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中國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創(chuàng)建人和領導人。他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在國際上也享有很高威望。周恩來同志的卓著功勛、崇高品德、光輝人格,深深銘記在全國各族人民心中。
周恩來總理50多年的革命生涯,同中國共產(chǎn)黨的建立、發(fā)展、壯大,同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同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進程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他毫無保留地把全部精力奉獻給了黨和人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身上集中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高風亮節(jié),在中國人民心中矗立起一座不朽的豐碑。我們緬懷周恩來同志,就是要永遠銘記和認真學習周恩來同志的精神,使之不斷發(fā)揚光大。
另外,數(shù)學大師陳省身、物理學家吳大猷、前外交部長李肇星、世界銀行總部高級金融經(jīng)濟學家牟益斌、國金證券首席經(jīng)濟學家金巖石、中國發(fā)展經(jīng)濟學之父楊敬年、劇作家曹禺、國家監(jiān)察部部長馬馼、國家統(tǒng)計局局長馬建堂等均為南開杰出校友。面向21世紀,南開大學師生員工團結一心,發(fā)奮圖強,決心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向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