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略說儒師(2)

中國人“盜墓”VS美國人“盜夢” 作者:白海軍


所以黎鳴在《中國人性分析》中說:“孔子以及后來更甚的孟子用一廂情愿利他性的夢話——人性本善,為后世歷代極權(quán)專制統(tǒng)治者的赤裸裸的利己和自私織就了一塊既厚實又華麗的遮羞布?!?/p>

不過,孔子一生都夢想著把儒家學說建立成國家學說,但沒有成功,這個理想最后由董仲舒實現(xiàn)了。

儒學在孔子時代只是諸子百家之一,到了董仲舒時代才成為國家學說。董仲舒是把陰陽學說和儒家學說融會在一起,編造了一套“天人感應”學說,使之成為“帝王國教”的理論基礎。他明確“三綱”為道德標準和社會基本架構(gòu)??鬃幼顬閺娬{(diào)的就是等級、名分,這些是絕對不能逾越的,董仲舒就是要把等級和名分轉(zhuǎn)變?yōu)樯鐣贫?。秦朝以商鞅變法為始,法家學說成為秦國崛起的理論,但是,法家學說最終確立的卻是儒家學說。陳寅恪早就說過,秦始皇以法家為手段,推行“行同倫”,實際上就是把儒家倫理法制化。漢承秦制,此后中國的政治制度再無大的變化。董仲舒所說的話,不少都成為儒家教義:

董仲舒“天人感應”的核心就是:“天子受命于天,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妾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p>

據(jù)此,董仲舒明確說,禮就是用來定“貴賤”的,他說:“序尊卑貴賤大小之位,而差外內(nèi)遠近新故之級者?!?/p>

董仲舒堅持政教合一,他說:“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廢而奸邪并出,刑罰不能勝者,其堤防壞也?!?/p>

董仲舒對“義”如此定義:“立義以明尊卑之分,強干弱枝以明大小之職,別嫌疑之行,以明正世之義。”

董仲舒也給出了合理合法解釋,他說:“王道之三綱,苛求于天?!薄扒穸炀焯?,《春秋》之大義也。”

于是,這就編織出了一整套等級序列。

與此對比,歐洲的封建制度與中國的封建制度有著根本的不同,一位英國學者曾說:在歐洲封建制中,“沒有人的地位高到具有不履行義務的特權(quán),沒有人的地位低到?jīng)]有任何權(quán)利?!?/p>

最后,董仲舒要做的是排除其他思想,“獨尊儒術(shù)”,統(tǒng)一思想,他說:“《春秋》大一統(tǒng)者,天地之常經(jīng),古今之通誼也……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shù)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tǒng)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