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第二次布匿戰(zhàn)爭后期(9)

羅馬人的故事2:漢尼拔戰(zhàn)記 作者:(日)鹽野七生


 

迦太基方面認為,由于制海權在羅馬手中,受此阻礙向漢尼拔蟄居的意大利南部提供援助幾乎沒有可能。于是,在前一年即公元前205年秋季,迦太基派出援軍,在羅馬海軍監(jiān)控疏漏的意大利北部熱那亞登陸。這是漢尼拔小弟馬可尼率領的一支隊伍。有一萬四千個士兵以及大象和軍糧。公元前204年春天,馬可尼開始南下意大利,目的自然是和兄長會合。

元老院獲悉這一情況后,與漢尼拔的二弟哈斯德魯鮑爾進入意大利時一樣,馬上進入臨戰(zhàn)狀態(tài),緊急派遣由一名執(zhí)政官和兩名名法務官率領的六個軍團北上。但是,公元前204年的這一次和公元前207年哈斯德魯鮑爾進入意大利的時候不一樣了。由于在意大利的迦太基勢力已經衰退,高盧人拒絕加入馬可尼的軍隊。馬可尼沒有如愿加強戰(zhàn)斗力。所以,盡管迎戰(zhàn)馬可尼的羅馬三位將領都很平庸,但是他們還是打敗了馬可尼。這位身負重傷的漢尼拔小弟不得不退回熱那亞,從此不再露面。

久居卡拉布里亞地方的漢尼拔也沒有任何積極的行動。他沒有讓羅馬軍隊靠近一步,自己也沒有出來一步。

打破雙方膠著狀態(tài)的是非洲戰(zhàn)場。

漢尼拔進入意大利,開啟第二次布匿戰(zhàn)爭是在公元前218年。這一年,西庇阿十七歲。自公元前218年至公元前210年的八年時間里,戰(zhàn)爭的主導權一直掌握在漢尼拔的手中。公元前210年,西庇阿已經二十五歲。也就是說,西庇阿和他的副將雷利烏斯這一代人,完全是在漢尼拔的影響下長大的一代。

之前的羅馬戰(zhàn)士都崇尚公平競爭。他們以公平競爭中取得勝利為自豪。但是,漢尼拔給羅馬人上了非常深動一課,讓他們知道了用策略取勝也是勝利,讓他們知道了盡管可以堅持公平競爭,但是輸了就是輸了,說什么也沒用。最切身體會到這一點就是西庇阿這一代羅馬人。

羅馬軍在非洲越冬的營地叫“科爾內利烏斯營地”,源自西庇阿所屬家族的名稱。與該營地相距十公里的地方,是迦太基·努米底亞聯(lián)軍的冬營地。

冬天過去就是春天。春天一到,戰(zhàn)斗必將如期而至。西庇阿軍隊有二萬六千名士兵,與此相對,迦太基·努米底亞聯(lián)軍的士兵數是九萬三千人。已經三十一歲的羅馬新一代指揮官決定好好利用冬季的自然休戰(zhàn)期。

西庇阿在稱霸西班牙的時候,曾經邀請努米底亞國王西法克斯和羅馬締結同盟。并且應西法克斯的要求,甚至秘密前往阿爾及利亞與他進行面談。最后不了了之。現(xiàn)在,西法克斯已經是迦太基方面的人,他就在相距十公里開外的地方。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