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第二次布匿戰(zhàn)爭中后期(22)

羅馬人的故事2:漢尼拔戰(zhàn)記 作者:(日)鹽野七生


第七次戰(zhàn)役:伊利帕戰(zhàn)役

第二年,即公元前206年,在西班牙的迦太基軍隊決定全力反擊。

公元前209年,他們的根據(jù)地卡塔赫納被西庇阿攻占。

公元前208年,在維克拉戰(zhàn)役中,哈斯德魯鮑爾敗給西庇阿。

公元前207年,哈斯德魯鮑爾進入意大利,被尼祿打敗陣亡。

馬可尼強烈地感受到自己身上的責任。他必須保護巴卡家族在西班牙的勢力。他決定集中迦太基在西班牙的所有力量進行總反攻。為此,他甚至向吉斯戈妥協(xié),把總指揮權(quán)讓給了他。

總指揮官吉斯戈指揮共計七萬名步兵,馬可尼指揮總共四千名騎兵中的一半。另一半是努米底亞騎兵,由努米底亞人馬西尼薩負責指揮。

這是一支由七萬四千名士兵和三十一頭大象組成的大軍。他們在西班牙南部的伊利帕、現(xiàn)在的塞維利亞附近集結(jié),等待敵軍的到來。因為戰(zhàn)斗力在敵人的兩倍以上,所以對迦太基軍隊來說,戰(zhàn)斗更占優(yōu)勢。伊利帕是一片平原,足以讓人數(shù)眾多的大部隊、騎兵和大象充分施展身手。

西庇阿對迦太基方面的動向了如指掌。但是,這一年,他并沒有急于離開冬營地塔拉戈納。就好像他故意要給敵人足夠的時間,去集合盡可能多的士兵。

西庇阿首先去了卡塔赫納,在那里稍作停留,然后才進軍伊利帕,與嚴陣以待的敵人交戰(zhàn)。西庇阿率領(lǐng)軍隊離開卡塔赫納后,先是進入內(nèi)陸,穿過伊利帕平原。這里有一條流向大海的河流。西庇阿來到上流,沿河南下。選擇這樣的路線,目的是為了向地處內(nèi)陸、尚持觀望態(tài)度的西班牙原住民展示羅馬軍隊的軍威。當西班牙原住民意識到獲勝的必將是羅馬人時,他們紛紛加入羅馬的陣營當中。這樣一來,羅馬軍隊增加到了擁有四萬五千名步兵和三千名騎兵。與漢尼拔一樣,為了更加有效利用主要戰(zhàn)斗力,西庇阿同樣需要輔助的戰(zhàn)斗力。

盡管如此,四萬八千人要面對的是七萬四千人。除了勇敢戰(zhàn)斗,即將迎來二十九歲的西庇阿還需要考慮更多的事情。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