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明沒有傷害對方的“企圖”
美國得克薩斯州立大學(xué)的阿尼塔·凡格里斯指出,傷人的信息的特征在于“企圖性”。換句話說,讓對方認(rèn)為“這個人在故意傷害我”,對方就受傷了。
因此,跟人談話的時候,說明自己沒有傷害對方的意圖是不傷害對方的方法。
比如,在提醒、勸告的時候,事先說明自己決不想傷害對方非常重要。因此,必須請對方理解自己完全沒有那種意圖。
“請您不要誤解,聽我說。”
“千萬不要曲解我的意思。”
“我不是在責(zé)備你,請不要誤會?!?/p>
“不要把我的話想得很復(fù)雜。”
如果先這樣提醒對方的話,對方就能理解你并不是故意想讓他不快。像這樣,事先告訴對方你沒有什么惡意、敵意,也不是在發(fā)脾氣的話,就可以說任何事情了。
比如,提醒對方說:“你是不是每次都來得太晚了?”對方也許會認(rèn)為你是故意要傷害他。因此,為了避免對方那樣想,可以繼續(xù)進(jìn)行以下說明:
“你上班來得相當(dāng)晚?。〔灰`解哦。我只是想知道,是不是交通上的問題。如果有問題的話,可以跟我講一下?!?/p>
這樣說的話,對方就能夠清楚地知道你沒有別的意思。于是,也許對方就會跟你說明原因,因?yàn)楸仨毎研『⑺偷接變簣@后才能來上班,所以每天一定會遲到15分鐘等。人心有時候是令人想象不到的脆弱,因此,明白地告訴對方自己沒有別的企圖,才是和善的做法。
常會有這樣的情況,你詢問下屬:“為何這個月的銷售額比上個月低了30%?”盡管你沒有責(zé)難對方的意思,下屬卻會那么感覺。
所以,為了避免對方那樣想,要進(jìn)行進(jìn)一步的補(bǔ)充說明:
“我并不是說一定要你完成指標(biāo),我只是想知道原因是什么,不是在追究你的責(zé)任。如果你知道銷售額降低的原因的話,能不能跟我匯報?拜托了。”
作了這種補(bǔ)充的話,下屬就能夠明白你沒有責(zé)怪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