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婼是一個心高氣傲的女人。因為能力卓越,幾乎不費什么周折就進入了一家日資銀行。豐富的工作經歷和一口流利的日文是她最好的職業(yè)資本。在森嚴的等級制度中,還有一位比她早來一年的王薇,總是對她頤指氣使,讓她平白受了很多怨氣。當然,即便受了怨氣也不能怎么樣,早來一天都是資歷的象征,更何況是早來一年呢?如果周婼沒有那么敏感的話,那倒也沒事,偏偏她的自尊心又極強,心里暗暗發(fā)誓一定要將自己的業(yè)績做好,期望得到客戶總監(jiān)艾莎的賞識。這樣才能爬到比王薇更高的位置,揚眉吐氣。
還好,跟她一起來的還有一個姚芬。姚芬總是一副天真無邪的樣子,總是有很多問題要問。其他人自己也有很多事情要忙,因此就不太管她的事兒。只有周婼愿意接下讓姚芬覺得吃力的客戶,并且很大方地將一些業(yè)績算在姚芬的頭上。其實,周婼的想法很簡單,人家也是剛來的,經驗也沒我豐富,我應該多幫她一點,搞不好讓艾莎總監(jiān)看到,還會提拔自己。
沒多久機會來了,銀行進行例行的人事調整。周婼信心十足,就等著總監(jiān)親口告訴她自己被提拔的消息。 結果卻出乎意料,姚芬得到了提升,而周婼卻還在原地踏步。她又氣又急,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哪里出錯了。如果不是那天同事約她一起吃飯,一語道破天機,就憑周婼的心高氣傲,怎么也不會想到自己之所以失手,正是因為姚芬。原來姚芬并不像看起來的那么無能,在進入這家銀行之前,也在其他的金融機構呆過。在周婼雙手為她奉上業(yè)績的同時,姚芬已經自己拿下了好幾個客戶。而只有周婼傻傻地被蒙在鼓里。至于為什么提升姚芬的原因,同事告訴她:“各部門的上司都覺得你太強勢了,所以大家都不愿意你被提升,以免日后氣焰更加囂張。誰會傻到放一個咄咄逼人的人在自己身邊給自己添堵??梢Ψ揖筒灰粯恿耍芰茫制?,又柔弱,大家都愿意給她一個機會。而你呢,沒有人覺得有必要給你機會?!?/p>
職場是一個競爭激烈的地方。有人憑著自己的實力取勝,就有人憑著自己的心機取勝。有人憑著踏實取勝,就有人憑著取巧獲勝。有人自以為是,卻時常被人利用。比如,周婼想要通過自己的職位提升來達到壓制王薇的目的,殊不知自己在無意中已經被別人壓制,被他人利用了。她看不慣王薇,在沒有足夠的實力和資本與她比拼之前,妄想讓自己的“樂于助人”被別人看見,進而達到自己晉升的目的,反倒被別人當成了傻瓜,被人居心叵測地利用了。
容易被別人利用和算計的人,往往是心無旁騖,一心工作的人。因為他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具體事務和工作細節(jié)上,所以,在人際關系上就會存在一定的弱點,從而被人利用。在抱怨自己被人利用的同時,也應該自我警覺,適時地問問自己:我為什么會被別人利用?說起來,像周婼那樣被人利用和算計,表面上看起來是別人的過錯,其實自身的原因占了很大一部分。自視甚高,鋒芒畢露,太過自以為是,或許就是她被利用的根源。
“利用”也不見得就是貶義的。事實上,既然是利用,就肯定會有利用的一方,也有被利用的一方。在職場中所謂的利用,更多的是偏向“中性”的含義。我們沒有完全避諱自己被利用的價值,因為利用和被利用在職場中的各種場合都司空見慣。只是聰明的職場人懂得在利用與被利用之間理性地規(guī)劃自己的職業(yè)生涯,做自己事業(yè)發(fā)展的主導者,防止因為自己被利用而偏離了自己職業(yè)發(fā)展的方向。對于職場中被“利用”的情況,我們不妨從以下幾方面綜合考慮:
思考一:我被誰利用了
身處職場,最為重要的人際關系之一就是與你的老板的關系。毫無疑問,你身上有利用價值,老板才愿意雇傭你,從而完成公司的整體價值提升,獲得業(yè)績,甚至實現老板個人角色的轉換。那么作為一個員工,就不需要從老板身上獲得相應的利用價值嗎?如果在公司里,在你與老板的合作關系中,你是“自動付出,不計回報”的,那么你的職業(yè)生涯發(fā)展就只能依靠運氣了。
到底你是被誰利用,首先要想清楚這個問題。同事無條件地利用你,還是你單方面地對人家好?自己的職業(yè)發(fā)展只能靠自己去做出理性的判斷,這樣才能保證在被利用的同時,獲得被利用的實際收益價值。
思考二:想清楚被利用的原因
弄清楚你被利用的原因,究竟只是因為你太過輕信別人而被別人利用,變成別人的踏腳石,還是你在利用別人的過程中,反被別人利用。事關前程,切勿考慮不周。切忌讓自己完全處于被動的被主宰的地位,否則到時候連退路都沒有?;蛘吣憧梢韵肭宄谧约罕焕玫耐瑫r,也利用別人來為自己提供價值。
正所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職場就是沒有硝煙的戰(zhàn)場,表面上看起來風平浪靜,其實暗地里針鋒相對劍拔弩張。每個人都有私心,你無法阻止對方是否會利用你的正直和高傲去達到某種目的。在日常工作中大家可能和和氣氣,然而一旦面臨加薪、晉升、裁員等關乎個人利益問題的時候,彼此之間的合作關系就有可能變成競爭關系。如果總是沒心沒肺地抱著“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想法,很可能就會在不注意的情況下遭到暗算,被居心叵測的人所利用。
我們自小受到的教育就是“以誠待人”,很多人都將這條為人原則當做金科玉律,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職場上都通用。毫無疑問,這些以誠待人的人多多少少都會碰壁。當這些碰過壁,吃過苦的人“恍然大悟”,徹底轉變之后,就認為在職場中是沒有任何誠懇可言的。當人們受過傷害之后,重新“振作”,表現出自己的欺詐行徑之后,又會給同事和上司留下惡劣的印象,最終導致職場形象受到損害。那么,待人真誠被利用也不對,待人以欺利用別人也不對,到底什么才是職場中正確的為人處世之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