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父親帶著自己的兒子去荷蘭參觀著名畫家梵·高的故居。兒子在小屋中徘徊了幾趟,在看過那張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兒子問父親:“爸爸,梵·高不是一位百萬富翁嗎?怎么會住在這么貧窮的地方?”
父親回答:“梵·高并不是什么百萬富翁,他生前是一個連妻子都沒有娶上的窮人?!?/p>
第二年,父親又帶兒子去了丹麥,領(lǐng)著兒子參觀了安徒生的故居。兒子站在安徒生生前住的閣樓里問父親:“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宮里嗎?怎么他生前會在這棟閣樓里?”
父親撫摸著兒子的頭,告訴他:“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兒子,他生活并不富裕,一直住在這棟閣樓里?!?/p>
這位父親是一名水手,他每年來往于大西洋的各個港口,他并沒有多少錢,但總能給自己的兒子帶來信心和希望,告訴他世界上許多新鮮的事和各式各樣的人物傳奇。他給兒子講過許多名人的故事,告訴他那些名人曾經(jīng)是怎樣地卑微,他們又是怎樣從卑微中走了出來,成為了影響世界的著名人物。同時,他告訴兒子,這些人不管遭遇怎樣的挫折,怎樣卑微地生活過,他們的內(nèi)心中永遠都充滿自信,正是這股自信最終指引他們走向了最后的成功。他的兒子叫伊東布拉格,是世界上第一位獲普利策獎的黑人記者。
二十多年后,伊東布拉格回憶自己童年的時候,曾經(jīng)深情地說:“我小時候,家里除了貧窮以外,還因為是黑人,被許多人看不起。父親是靠賣苦力為生的,他一輩子沒有享過什么福。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一直認為像我們這樣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是父親讓我認識了梵·高和安徒生,也是父親讓我認識到了黑人并不卑微,這兩個人的經(jīng)歷讓我知道,上帝沒有看輕黑人。只要相信自己,通過自己的努力,任何人都有可能獲得自己夢想中的成功,而自信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是的,即使是窮人,即使是生活得很卑微的人,只要相信自己,并不斷努力,任何人都具備成功的可能。我們不要懷疑自己的命運,要相信自己的能力。要知道,不斷地否定自己,只會使自己做事猶豫不決,不知該怎樣去解決問題,使自己慢慢失去自信。如果長期懷疑自己,就會習慣性地否定自己,無形中給自己增加很多壓力。在這樣的壓力下,做事就不會有良好的心態(tài),做事的效率就會降低,使自己的壓力更大,信心更弱,陷入一個惡性循環(huán)的怪圈當中,最終一事無成。
要想培養(yǎng)起自信,我們不妨從比較簡單的事情開始,在完成簡單任務(wù)的過程中,你的自信就會慢慢增加,個人能力也會在無形中得到提高。這個時候再去挑戰(zhàn)那些稍微困難點兒的任務(wù),你就會感覺到游刃有余,自信力也會由此產(chǎn)生。
國際零售巨頭八佰伴前總裁和田一夫,最初是一家蔬菜店的老板,現(xiàn)在則是全世界商家景仰的英雄。1997年,八佰伴的意外破產(chǎn)使和田一夫一貧如洗。但年逾古稀的他痛定思過后,又開始重新創(chuàng)業(yè),終于再次成功。在南京的一次會議中和田先生再三強調(diào)說,市場發(fā)展就是不斷創(chuàng)新和淘汰的過程,只有永遠保持活力、擁有自信、持續(xù)創(chuàng)新的企業(yè)家和企業(yè),才能堅強地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