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青春歲月就像是文學的青春歲月,他們那時候貧窮、年輕、拼命寫作,盤算著一個小說能不能賣出去,后來的文學青年也要經歷類似的狀態(tài),就像海明威在20世紀20年代的巴黎,不過,在1944年,海明威以一種極其絢爛的姿態(tài)重返巴黎,當時,盟軍想暫不解放巴黎,因為維持這個大城市的生計要消耗掉過多的資源,延緩盟軍向德國推進的速度。但是,解放巴黎幾乎是一股不可遏止的沖動,軍事行動自發(fā)地開始了。海明威是戰(zhàn)地記者中沖在最前面的一個,他坐著坦克重回巴黎,按照他后來自己的吹噓,是他解放了麗茲酒店。巴黎解放當天晚上,的確是海明威在麗茲酒店擺了第一桌,招待20多人喝了一頓大酒,當侍者送來賬單的時候,海明威發(fā)現下面還附有消費稅,他說:“為解放巴黎可以付賬,可維希政府要收的錢,一分也沒有?!扁嵉奈娜艘话愣紱]有機會這么爽一把,所以海明威能成為作家中的第一個偶像。
丁香咖啡館如今已是一處高檔餐廳,門口是為顧客泊車的侍者。旁邊的鄉(xiāng)村圣母街113號是海明威居住過的地方,但現在的門牌號從111號直接跳到了115號,不過,蒙帕爾納斯附近還是能找到幾個和他有關的地方:威尼斯客棧,海明威在這里第一次遇見了同鄉(xiāng)菲茨杰拉德;福爾斯塔夫酒館,貝克特、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等人經常在此喝酒。我在這家酒館里的酒單上看見了產自歐洲的各種啤酒,點了兩杯,琢磨那幫文豪到底喜歡在哪個座位喝酒呢?在盧森堡公園附近一個廁所里,菲茨杰拉德向海明威亮出“老二”,抱怨他老婆總嫌他這家伙小。英國記者帕林著有《海明的威冒險》一書,他從美國開始,沿著海明威的足跡走到法國、西班牙、意大利、非洲、加勒比海和古巴,探訪這個作家的活動地點。我的一個朋友爬完乞力馬扎羅山之后,在肯尼亞買到了這本書。我在左岸的莎士比亞書店看到這本書,只展示不出
售。莎士比亞書店離巴黎圣母院很近,是游覽左岸的一個好起點。不過,現
在這家書店和當年比奇女士所開的那家沒有任何關系。
比奇老書店的舊址在歐德翁街12號,我在一個周日的下午找到那里,大門緊閉,抬頭可以看見一塊牌子,上面寫著:莎士比亞書店舊址,1922年首次出版了喬伊斯的《尤利西斯》。
海明威早期文學生涯的導師是一位名字叫斯泰因的略微肥胖的女士。他在家里跟老婆嘀咕,斯泰因女士的乳房估計每個重10磅,不過當著人家的面總擺出虛心好學的架勢,連怎么分辨一本書的好壞這樣愚蠢的問題都向她討教。斯泰因大概在指導文學青年這方面有特殊的喜好,不過,我懷疑這女人對海明威的文學創(chuàng)作并沒有提出太多建設性的意見,倒是對他的第一次離婚起到了促進作用。她還對比奇女士出版《尤利西斯》很不滿,說那書內容淫穢,從此拒絕到書店來。
在歐德翁街12號留影,發(fā)思古之幽情,往右一溜達,猛然看見10號的歷史地位也非同一般,大門上方的牌子上寫著:“法國大革命時期通過的《人權宣言》在此起草?!泵腿婚g我感覺自己置身于一個類似于環(huán)球影城或主題公園的地方,沒有特技表演重現,巴黎就是這樣一個沉寂的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