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人講江湖義氣,很大程度上,也是來源于碼頭文化。比方說同時讓兩個武漢人到我這兒買東西,我對我的朋友可能熱情得不得了,但對那個不認得的人,可能理都懶得理。
《風景》對我來說,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篇小說,它完全改變了我在讀者心目中的印象,因為我剛剛大學畢業(yè)的時候,寫了一些很浪漫的作品,大家覺得你這種人,可能是不懂人事,覺得你年輕。然而,《風景》這篇作品出來之后,有很多讀者對我刮目相看,包括評論家,他們發(fā)現(xiàn),其實我可以寫出這樣的一些作品來。而這樣的一些作品,都跟我了解武漢這個城市,了解武漢文化相關(guān)。
3. 《落日》
《風景》之后,我還寫了一部十萬字的中篇小說《落日》,可能看過《落日》的人要少一點。當時我還在電視臺工作,湖北省檢察院邀請我去為他們寫一部電視劇,就是一個案例:
漢陽有一家人,他的母親沒有去世,但是他們卻把她送到了火葬場,在殯儀館里面凍了一夜之后(可能那天正好停電),一個工作人員去停尸房時突然聽到有聲音,這個時候才發(fā)現(xiàn),那個老太太還活著。
人沒有死,怎么把她送到火葬場來了呢?于是,檢察機關(guān)就開始介入。這兄弟兩人、孫子、孫女,包括開死亡證的醫(yī)生都被抓起來了。遺憾的是,老太太在急救了幾天之后,還是去世了。
我了解這個社會,這不是簡單的謀殺案,兩個兄弟其實是非常孝順母親的,但是他們面臨了很多現(xiàn)實的問題。他們沒有房子,住的條件很差,而且這個長子,因為有母親的原因,老婆去世后卻沒辦法再婚,因為婚后沒辦法住。他都是跟母親、兒女住的一間房。
這里有很多很復雜的社會問題。一個人的善惡背后隱藏了很多東西。
對文學來說,一個人就像一片藕,你把它切開來,里面所有的絲還會把那些善惡牽扯在一起的,那無限牽涉的絲就是文學,這是非常復雜的,每一個問題都不是簡單的善和惡。
我們經(jīng)常去譴責一件事、一個人。其實,每一個惡的背后都有極其復雜的和人相關(guān)的東西,不是簡單的善惡問題。文學無法告訴讀者誰對誰錯、誰是誰非,它只能告訴讀者問題的背后是什么,問題的原因是什么,其間有一個什么樣的心態(tài),有一個什么樣的細節(jié)或者出于一個什么樣的偶然契機。
文學要告訴讀者的不是對和錯、是與非,而是這些事情是怎樣一團亂麻地糾結(jié)在一起的,人性在這中間擔當?shù)氖裁唇巧?/p>
每個人都有他的善惡。比方說汶川地震,每一個人的善都得到了極大發(fā)揚,那些人是如此的善良,讓我們在電視前無數(shù)次地熱淚盈眶。在人類共同面臨一個災難的時候,平常很壞的人善都得到極大的張揚。但是在某種情況下,卻可能誘發(fā)你人生本性中的惡,把你的惡,極大地張揚。
我的小說《落日》寫的是漢陽一條街,也寫的是武漢人,我覺得武漢人的性格在小說中很出彩,因為他們性格很鮮明,特別是女性。她們和上海人完全不同。用我們寫作者的話來說,武漢女性的性格或者武漢人的性格比較好塑造,因為她本身就鮮活,她不是藏著掖著的。
我的小說《出門尋死》和《萬箭穿心》也寫了兩個武漢的中年婦女。武漢的女性潑辣、坦率、熱情,你說已經(jīng)說了不想要她幫忙,她還是會非常熱心地幫助你,而且刀子嘴豆腐心,很多時候心里想的和嘴上說的不是一回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