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多的纏綿恩愛,鎖住未來的誓言,淚眼婆娑的相送,形只影單的等待,所有的一切加在一起仍是蒼白。這愛情,從一開始就不平等,李益是來京城參加科考,等候期間自矜風調(diào),思得佳偶,所以就想博求名妓。沒有小玉,也還會有另一個女子,李益想找的,是異鄉(xiāng)相伴的紅顏,小玉等待的,是她生命里唯一的愛情。
小玉要托付的,是她的一生,而李益要打發(fā)的,只是一段無聊時間。
每次想到這里,都會心疼這個癡情的女子,她愛得太執(zhí)著,傾情的付出卻唱成了一個人的獨角戲。人生的大幕太沉重,每一次拉開都要用盡力氣,從鳳凰于飛的妝臺隱約琴聲如水的痕跡,她的等待如春日的薔薇,那時的愛情,是美好而芬芳的想象。與李益認識后,夢幻中的愛情落到了現(xiàn)實,眼里看得到的溫暖是喜相逢的管樂,華麗的章節(jié)就此上演,可隨之就是漫長無期的獨自掙扎,伴著瀟瀟夜雨,低沉而深邃的洞簫吹奏她心里時刻壓抑,一點點累積的凄涼。
小玉是大唐深院生長的花,遺落在尋常巷陌,站在風霜的渡口,在妙齡的時刻,依然滿心誠摯地盛開著,花期不與流年誤,她的愛情也來到屋檐下,卻在開得最艷的時候,一朝再也沒有了支柱,她成了深秋曠野獨自臨寒的雛菊,片片花瓣痛徹心骨地被無情剝離,她連抱住自己的能力都沒有,只能任一地凌亂隨風飄散。
盧氏是名門望族,嫁聘的彩禮在百萬之數(shù),李益家貧,還得去親朋家借貸,他以此為借口請假出來,在外一年多的時間,沒有去看小玉,反而囑托朋友,不要把他的行蹤告訴小玉。
他背棄盟約,自知羞愧,不敢再見小玉,也想借此斷絕小玉的希望。
那只是他人生風花雪月的一段過往,他尋妓調(diào)的是情談的是風月,無關(guān)名分。
而另一邊,小玉四處打聽,甚至占卜問卦,卻沒有一絲可靠的消息,她是咬著牙恨,過往坊間這樣許下諾言又一走了之的男人不計其數(shù),可還是流著淚想念,有一百個理由告訴自己他的愛不牢靠,卻總會被這一個打敗,也許他有不得已的苦衷脫不得身,也許有什么不測苦難,她總是覺得那個和她朝夕相度的十郎不是那無情的人,這樣的煎熬,終使她憔悴瘦損,憂郁成疾。
可還是不放棄,她一定要見到李益,一定要當面問一個為什么。
女人就是這樣的傻,拼了所有只不過問一個為什么,她知道答案不會是她期待的,可就是不肯死心。
小玉所有的錢財,包括衣服和珍寶,都因為打聽尋找李益而散盡了,最后連父親留給她行及笄之禮用的紫玉釵,都要拿去變賣,以至于連當年打造這支釵的皇家老玉工看了,都忍不住老淚縱橫,并告知了延光公主,公主悲嘆之余,送了小玉十二萬錢。
而此時,那待嫁的盧家姑娘正在長安,李益帶了豐厚的錢財來聘娶,秘密地找了一處住所,不讓別人知道。
故事的主角又都聚到了繁華的長安城里,一個拖著病體抖索著倚在窗口翹首以盼,一個臨期京城接嬌妻,完成人生大喜。
李益是小玉生存的唯一等待,小玉是李益要想方設(shè)法繞開排除的陰霾。
李益有一個厚道的表弟叫崔允明,把李益來京的消息告訴了小玉。小玉怨恨他,心里那一點如豆般微弱的希望之火,也瞬間熄滅了。她又遍請親朋好友,托他們叫李益前來。
只是想做一個單純的告別嗎?還是想看一看舊日愛情的樣子?抑或面對面真實地說一下委屈和怨,聽那男人蹩腳的辯解她也甘愿,她對世俗對門第早有無可奈何的退縮,她寧愿輸給這繁華天下橫眉冷對的眼色,也不愿意被棄于衣香鬢影共度,誓言錚錚買斷她愛情的十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