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熙攘攘的人群,走在九華街上。這是一群群來自四面八方的香客。雖路途上歷盡艱辛,但從一張張笑臉,可知他們不以行旅為苦。
佛香處處、梵音處處的九華街,像一只平攤開的手掌,撐托著這些行走的身體、心靈。
九華街上,民居與寺院雜糅在一起。寺院之多,也非他處所見。走幾步,眼前就出現(xiàn)一座或大或小的寺院。每一座寺院,都有專屬于它的故事。行走在九華街上,如同行走在一部長篇小說的字里行間。莊嚴(yán)不可思議的肉身,遙遠(yuǎn)而清晰的傳說,以及身邊行走的人,一同走在地藏大愿之中。
九華街上,有迎面走來的灰袍、黃袍的僧尼,有并肩而過的陌生人,有朝你張望了一眼的擺攤者,有和你一樣背著行囊的香客,有肩扛扁擔(dān)挑著兩擔(dān)物品的挑夫,有不戴頭盔身騎摩托的兜風(fēng)者,有手伸出車窗挾著支煙的出租車司機(jī),有慢悠悠騎著自行車閑逛的年輕人,有不時(shí)向路過者伸手的乞討者
這些人,走在同一條路上,但卻是各自的朝圣路。因?yàn)椴煌娜擞兄煌姆较颉?/p>
看到乞討者,如果有零錢,就掏一塊給他。不要因?yàn)樯俣缓靡馑继统鰜?,即便一毛,對于真正無力自養(yǎng)的乞討者,他們也會心懷感恩。如果沒有零錢,或者確實(shí)不想給,就對乞討者微笑一下,雙手合十說一聲“阿彌陀佛”,真誠地送上一句祝福,也沒什么不妥。在《妙法蓮華經(jīng)》中,聞聽釋迦佛說“眾生都會成佛”后,常不輕菩薩依教奉行,頂禮遇到的每一位眾生,因?yàn)樵谒劾?,他們都是未來的佛陀?/p>
眼前的乞討者,或衣衫襤縷,或白發(fā)蒼蒼,或拖著殘肢,或視力有障°,但佛性于他于你于我,卻沒有丁點(diǎn)兒的不一樣。更何況,在伸手乞討的人身后,或許還站著地藏菩薩呢。所以,別把手塞在衣兜里了,平靜、喜悅地給吧,哪怕一個微笑、一句祝福。
布施這個行為,是最特殊的使用金錢的方式。從心而生的布施,從不以數(shù)量排等級。無論數(shù)目多少,錢從來沒有這樣遠(yuǎn)離欲望,飽含深情。如果布施的行為是隱秘的,那更是最珍貴的心靈教育。
能夠施與的人和乞求者一起深深體會著慈悲的味道。慈悲不會讓你孤立,而是讓你與世界萬物相連。
在九華山,我到書店里買了份九華地圖??粗貓D上標(biāo)示出的風(fēng)景區(qū)及旅游路線,對未來幾天的行程,我漸漸感覺清晰。
在各自的朝圣路上,無常、苦、空、無我,這些世間存在的真理,是釋迦佛設(shè)置好的路標(biāo)。
生有時(shí),死有時(shí);耕種有時(shí),收獲有時(shí);拆毀有時(shí),建造有時(shí);哭有時(shí),笑有時(shí);擁抱有時(shí),分別有時(shí);尋找有時(shí),失落有時(shí);保存有時(shí),舍棄有時(shí);撕裂有時(shí),縫補(bǔ)有時(shí);靜默有時(shí),言語有時(shí);喜愛有時(shí),憎惡有時(shí)
朝圣路與人生路并非兩條。不同的是,朝圣路上有一盞盞的路燈,驅(qū)散了我們生活路上的片片黑暗。
行走在時(shí)高時(shí)低的九華街上,南泉腳步輕快,南溪卻有些累了,他說:“山路不如平原上的路好走。”
我笑笑,沒有答話。
既然選擇了來這里,無論坎坷,還是勞累,都要接受它。貪圖舒適與厭惡不適,雖然感受截然不同,但同樣是心靈的反應(yīng),不過一體兩面而已。按照釋迦佛的教導(dǎo),我們能做的,只是深入觀照身體的感受以及感受所帶來的反應(yīng),平等地接受它們,而不做出偏向于任何一方的選擇。這樣做,哪怕只有片刻,我們也已經(jīng)在各自的朝圣路上邁出了一步。
南溪終于走不動了,他坐在路邊的臺階上, 氣歇息。我與南泉放慢腳步,等他追上來。
《小王子》作者圣·埃克蘇佩里曾說:“大地對我的教育,勝過所有的書本?!毖矍暗娜巳?、村落、寺院、風(fēng)景,讓我感覺到,大地是一本偉大的教科書,靈山九華是其中一章。
腳下的路,要靠自己的腳來走。如同呼吸要靠自己一樣,有些事,沒有誰能夠代替。
覺悟到這一點(diǎn),腳下的道路,仿佛釋迦佛鋪設(shè)的。說來慚愧,多年來,我緩慢地學(xué)習(xí)經(jīng)典,卻沒有找到可靠的入手處。此刻,我的心卻被深深地喚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