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我見到了那位大難不死的悲痛的父親。出人意料的是,搞不清楚他是做官做得太久了,喜怒不形于色,還是出于其他什么原因,老人家顯得挺客氣,禮數(shù)周到,彬彬有禮。他的肇事兒子,也并非兇神惡煞,而是戴著深度眼鏡,一臉書卷氣。
隨著長談和接連幾天的深入調查,我很快了解到了這事件的內幕。
這位官員在年輕的時候是位軍人,這一點和李詠霖相似。由于那個年代的艱苦條件,他自然不能攜帶家屬,妻子還要在小鎮(zhèn)里上班,兒子就被留給鄉(xiāng)下的奶奶照看。由于老人家精力有限,一時照看不慎,孩子頭朝下從土炕上栽了下來,大腦受損,因此落下了陣發(fā)性癲癇的病根。
按照傳統(tǒng)家族觀念,不孝有三,無后為大,有一個時不時就抽羊角風的兒子,算不算有后呢?無奈之下,兩口子又為他添了個小四歲的弟弟。
如果長子一輩子癲癇,又加個弟弟,日子也算好過。等到父親轉業(yè)后當了干部,有了權有了錢之后,四處求醫(yī),為兒子看病,最終在北京找到了一位專家,把孩子大腦右側顳葉的病灶切除了之后,長子神奇地康復了。
然而這個遲來的康復,最終釀下了禍根。如果他一輩子病下去,除了會記恨奶奶之外,大概沒什么麻煩??伤邭q康復,中學基本上耽誤了,小學受盡恥笑,他的心理如何平衡?更別說,他還有個健康、聰明的弟弟!
這長子于是命令父親:“讓我上大學!”
大學,是說上就上的嗎?!你有權也罷,有錢也好,差得太多,哪個學校也不會收。于是,孩子惡補兩年功課,請家教無數(shù),終因落下太多,學習成績是跟不上去了。
分數(shù)是好不了,可是學習還是認真地學了。長子很拼命,晝夜看書,眼睛落下了毛病。他的右眼開始發(fā)癢發(fā)紅,也不知道怎么搞的,他的父親卻并沒留意。等到病情發(fā)作,眼睛經常疼痛流淚的時候,送去醫(yī)院,被告知是紅眼病,并且已經耽誤了治療時機。
這一次的手術,沒有顳葉手術那么成功,他的右眼視力大概只剩下光感而已。
所謂一錯再錯,指的大概就是這一家子人吧。父親看他眼睛不好了,再次作出了很微妙的決定:把他送進盲人學校吧……
于是,托關系,找路子,長子總算到盲人學校學了按摩專業(yè)。
您一定聽說過蝙蝠的故事:蝙蝠不被走獸接納,因為它長了翅膀;蝙蝠也不被鳥類接納,因為它是胎生。
長子的處境,就與這蝙蝠差不多。他不被盲人所接受,因為他有一只好眼,可以看見東西;他也不好融入正常人群體,因為他是盲校畢業(yè)的,還學按摩。
讓他陷進如此處境的,恰恰是他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