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
都該是媽媽的小狗狗。
他說:“我媽媽說我是小狗狗?!?/p>
一口咬定,來自襁褓記憶:七個月,開始出牙,咯咯笑或者哇哇哭,便露出兩顆晶瑩乳齒,細(xì)瓷幼玉。吃奶的時候格外專注,頭埋在母親懷里,全力以赴,小牙齒也跟著用力,一口一口,輕微而尖銳的痛,把母親乳房咬出一圈細(xì)小齒痕,如精靈歪歪斜斜的足跡。
母親負(fù)痛,虛虛揚(yáng)手嚇?biāo)?,又作勢要推開他,他只是抓緊,張嘴“咳嗨咳嗨咳嗨……”也要哭,是一個強(qiáng)橫的、予取予奪的小小土匪。母親便由他咬,摟著他輕輕搖,喚:“小狗狗呀,你是媽媽的小狗狗?!?/p>
真的嗎?記得那么遙遠(yuǎn)的、意識尚未成形的事?七個月,不過一團(tuán)霧蒙蒙的肉,只曉得吃睡哭的大頭蝌蚪呀。
應(yīng)該是長大之后,母親或者家人,帶著愛憐笑意說起時被他聽見了吧?
然而我看見,他笑起來,露出一顆格外尖、銳利如小獸的犬齒,忽然心一軟。
他們說,神話也無非是原始的記錄。那么,就當(dāng)這是一則神話,全世界每一個嬰兒,都曾經(jīng)是初民,在大地母親懷里,哺乳,安眠,學(xué)習(xí),漸漸長大,那永遠(yuǎn)不會離開,不能舍棄的滿懷溫柔,而他是,媽媽的小狗狗。
——他全部記憶的起點,有豐美甘泉。
卻為什么,有的孩子,勢必要爬在泥沼里?
鄰居一對夫妻,正鬧離婚,砸得一地碗碟碎屑。我們?nèi)ソ鈩?,便各自抓牢一個聽眾,訴說對方不是,公鴨嗓和3個C的女高音,越說越大聲——甩開旁人,扭在一起,撕扯。
他們十個月大的小孩,不會走,也不會叫爸爸媽媽,在墻角“哎哎”地哭,哭啞了。爸爸媽媽都聾了,聽不見,只是一聲一聲地嚷,“姓張的,我是不會要你們家的孩子的?!薄澳阈菹氚押⒆觼G給我,誰生的誰帶走?!?/p>
小孩在塵里、灰里、玻璃屑、摔碎的家俱間爬,到處探摸,咿啞咿啞,滾得一身土,是只被遺棄的小臟狗。忽然給他撈到一個爛蘋果,缺了一半,大概是給老鼠吃掉了。他便抓抓,往口邊送,張開新生乳牙的嘴,啃。
我回頭看見,驚叫,一個箭步?jīng)_上去,抱起他來,一掌打掉蘋果。
小孩不明白到嘴的蘋果哪里去了,卻沒哭。十個月,竟然有哀愁的黑眼珠,靜靜看我。
這一片污臟的泥地,會否成為他生命中第一段記憶平原的底色?而誰,來給他“媽媽說我是小狗狗”的溫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