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相即相入(2)

活得安詳 作者:(法)一行禪師


我愿意向你們介紹一種可能被西方所接受的佛教形式。在過去的二十年里,我們用這種佛教形式做實驗,看起來它可以與我們的現代社會相適應,它被稱為“接現同修” (Tiep Hien Order),亦即“相即共修團”(the Order of Interbeing)。

“接現同修”是在戰(zhàn)時的越南創(chuàng)立的,它源自臨濟宗 (the Zen School of Lin Chi),是這個流派的第四十二代傳承。它是入世佛教的一種形式,是日常生活中的佛教,是社會性的,而不是局限在某個靜修中心內。“接”和“現”是中文字根的越南語。我將解釋一下這兩個詞的意思,因為理解它們有助于理解這個團體的精神。

“接”的意思是“接觸”。入世佛教這個概念已在“接”這個詞中體現出來。首先是與自己接觸。在現代社會里,我們大多數人不想與自己接觸,我們只想與其他事物接觸,如宗教、體育、政治、書籍等等,我們想把自己忘掉。任何時候只要我們有空閑,我們就想邀請其他事物進入我們的心靈世界,讓自己對電視開放,讓電視來對我們進行殖民統(tǒng)治。所以,首先,接觸意味著與自己接觸,以找到我們每個人心中尊嚴、智慧和慈悲的源泉。與自己接觸是禪修的含義,要認識到在你的色、受、想中正在發(fā)生的事情。這是“接”的第一個意思。

“接”也意味著與佛菩薩們接觸,這些覺者身上充滿了真實有力的智慧和慈悲。與自己接觸就意味著與智慧和慈悲的源泉接觸。你知道,孩子們都明白佛在他們心中。在加州的奧海鎮(zhèn)(Ojai)舉行禪修營的第一天,一個年輕的男孩子就宣稱自己是佛。我告訴他,這話有一部分是對的,因為有時候他是佛,有時候他不是,這取決于他覺醒的程度。

“接”的第二層意思是“繼續(xù)”,使某種事物更長久。它在這里的意思是,由佛菩薩們所開創(chuàng)的智慧和慈悲的事業(yè)應該得到延續(xù),而這只有當我們與真正的自我接觸時才有可能。這就好比掘井,只有我們找到有活水的地下泉眼時,水才會冒出來,使井充滿。當我們與我們真正的心相接觸時,智慧慈悲之泉就會噴涌而出,這是一切事物的基礎。與我們真正的心相接觸,對于延續(xù)佛菩薩的事業(yè)是必需的。

“現”的意思是“當下”。我們必須活在當下,因為只有當下是真實的,我們只能活在當下。我們不是為未來修行,不是為了在天國中重生而修行,而是為了現在的安詳、慈悲和快樂?!艾F”的意思還有“使成為真實”、 “使顯現”、“使實現”等等。慈悲和智慧不僅僅是名詞概念,它們必須是實實在在的,在人自身和社會中得到實現。這是“現”這個字的意思。

要在英文或法文中找到能完整傳達“接現”含義的詞是很難的。《華嚴經》里有個術語, 叫“Interbeing”(相即,相即相入),可以傳達出“接現”的精神,所以我們曾把“接現”翻譯成“Interbeing”。在經中它是個復合詞,意為“互相的”和“存在”?!癐nterbeing”在英文中是個新詞,我希望它能夠被接受。我們已經在討論“多在一中,一包括多”:在一張紙中,我們可以看到所有其他的事物,云、森林、伐木工人……我存在,所以你存在;你存在,所以我存在。這就是“Interbeing”這個詞的含義,我們是相即相入的。

相即共修團有兩個圈子。核心圈子(the Core Community)包括已經發(fā)誓要遵守此團體的十四條戒律的男女。一個人至少應當先以這種方式修行一年,才會被接受為相即共修團的兄弟或姐妹。在接受儀式上,這個人必須組織起一個以他為中心的圈子,以繼續(xù)修行。這個圈子叫擴展圈子(theExtended Community)。該圈子里的成員以同樣的方式修行,但還沒有發(fā)誓守戒,尚未被吸收進入核心圈子。

被接受進入核心圈子的人沒有任何特殊標志。他們不剃頭,不穿特殊的長袍,只在一些特別的時候要穿一種褐色的夾克。唯一的區(qū)別在于,他們要遵守一些規(guī)定。規(guī)定之一就是每年至少禪修60 天,專注地生活60 天,不管這60 天是連續(xù)的還是被分成幾段。比方說,如果他們每個星期天修行,那么他們一年就有52 天時間。擴展圈子里的人也可以這樣修,甚至時間更長,即使不想進入核心圈子。核心圈子里的人也可以選擇單身或過家庭生活。

圈子里的成員和朋友們每兩周至少聚會一次,誦讀十四項正念修習。開始,他們首先要誦讀三皈依和為兒童所制定的兩項承諾。這兩項承諾囊括了成人的全部正念修習。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