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中共中央打通蘇聯(lián)戰(zhàn)略方針的提出與演變(8)

紅西路軍史 作者:秦生


 

第三節(jié)  北取寧夏,打通蘇聯(lián)的戰(zhàn)略方針

一  紅二、四方面軍北上甘南

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于1931年11月在湖北黃安(今紅安)組成。1932年10月,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帶領紅四方面軍向川北、陜南轉移,建立了川陜革命根據(jù)地,全軍發(fā)展到約8萬人。1935年6月,紅四方面軍抵達川北懋功地區(qū),與紅一方面軍會師。9月,黨中央率領中國工農紅軍陜甘支隊北上后,張國燾強令紅四方面軍及原紅一方面軍的五、九軍團南下,另立黨的“中央”和其他組織,分裂黨和紅軍的行動達到登峰造極。由于張國燾的錯誤,南下紅軍遭到了嚴重的損失。在約半年的時間里,紅四方面軍由8萬多人減少到4萬多人。

黨中央對紅四方面軍極為關懷,1935年12月23日,在中央政治局通過的《中央關于軍事戰(zhàn)略問題的決議》中,明確提出對紅二、紅六軍團和四方面軍的“行動應適當?shù)闹笇е薄?936年2月14日,林育英、張聞天致電朱德、張國燾就戰(zhàn)略方針提出建議,希望紅四方面軍及紅二、紅六軍團第一步向川北,第二步向陜甘前進,在北方建立廣大根據(jù)地,“為使紅軍成為真正的抗日先遣隊,為與蘇聯(lián)紅軍聯(lián)合,反對共同敵人——日本,為提高紅軍技術條件,這一方針自是上策”。經過朱德、劉伯承等同志的斗爭,處于困境中的張國燾初步接受了中央的這一正確思想。3月15日,他在《關于中國蘇維埃運動發(fā)展前途的報告》中提出了“會合二、六軍來順利的遂行奪取西北,創(chuàng)造西北抗日根據(jù)地的戰(zhàn)略方針”。4月1日,又在《中國蘇維埃運動發(fā)展的前途和我們當前任務》的報告中談道:“我們當前的主要任務是要創(chuàng)造西北抗日根據(jù)地,就是說我們要在四川、陜西、甘肅、青海、新疆、寧夏、西康的幾省中建立廣大革命與抗日的根據(jù)地”,表露出了北上的意向。對此,黨中央及時進行了熱情的鼓勵。5月20日,林育英、張聞天、毛澤東、周恩來及其他中央和一方面軍主要負責同志致電朱德、張國燾、劉伯承、徐向前、陳昌浩和任弼時、賀龍等紅四方面及紅二、紅六軍團領導人,對紅二、紅四方面軍全體同志的艱苦奮斗精神表示無限敬意,一致歡迎他們采取北上方針。5月25日,中央對紅二、紅四方面軍北上提出了更為明確的建議,林育英、張聞天、毛澤東、周恩來在電報中指出:“四方面軍與二方面軍,宜趁此十分有利時機與有利氣候速定大計,或出甘肅,或出青海”,并準備“一方面軍適時向天水、蘭州出動,進一步策應”。6月10日,張國燾、朱德等致電黨中央,提出:“我們擬于6月底出動,向夏洮行動,大約7月20日前后可達夏洮。”對此,黨中央經過慎重研究后,于6月19日致電二、四方面軍領導人,明確指出:“關于二、四方面軍的部署,我們以為宜出至甘肅南部,而不宜向夏洮地區(qū)?!?5日,朱德、張國燾發(fā)出了《關于北進行動的部署》電令。

1934年10月,紅二、紅六軍團在四川秀山縣南腰界勝利會師,組成了紅二、紅六軍團總指揮部,統(tǒng)一指揮兩個軍團的行動。1935年1月,紅二、紅六軍團奉命離開湘鄂川黔根據(jù)地開始長征。1936年7月1日,紅二、紅六軍團與紅四方面軍在甘孜勝利會師。7月5日,根據(jù)中革軍委的命令,紅二、紅六軍團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紅二、紅四方面軍會師后,黨中央于7月1日發(fā)來賀電,指出:“我們以無比的熱忱慶祝你們的會合,歡迎你們繼續(xù)英勇的進軍,北出陜甘與一方面軍配合以至會合。”“蘇聯(lián)對于中國紅軍與人民抗日的集團是更加積極援助的?!薄巴緜儯覀兿嘈拍銈儗⒏蛹钅銈儫o上的熱忱、勇敢與自我犧牲的精神,為全民族的解放而斗爭,為蘇維埃紅軍的光榮旗幟而斗爭,為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而斗爭。我們是準備著慶祝你們北上抗日的偉大勝利?!?/p>

由于黨中央的爭取和教育,由于朱德、劉伯承同志和四方面軍廣大指戰(zhàn)員的斗爭和要求,張國燾的北上態(tài)度漸為明朗。7月初,紅二、紅四方面軍領導人在甘孜召開會議,研究了行動方針,做出了北上后與紅一方面軍會合的決定。隨后,紅二、紅四方面軍分為左、中、右三個縱隊先后離開甘孜北上,進軍甘肅。

在紅二、紅四方面軍北上途中,黨中央不斷發(fā)電,對其行動方針給予指示。7月22日,黨中央和中革軍委致電二、四方面軍“以迅速出甘南為有利。待你們進至甘南適當?shù)攸c,即令一方面軍與你們配合南北夾擊,消滅何柱國、毛炳文等部,取得三個方面軍的完全會合,開展西北偉大的局面”。為了加強對二、四方面軍的統(tǒng)一領導,7月27日,成立中共中央西北局,由張國燾任書記,任弼時任副書記,朱德、賀龍、關向應、徐向前、王震、陳昌浩等為委員,吳漑之任秘書長。7月28日,黨中央關切地電詢二、四方面軍的北進情況,強調指出:“三個方面軍匯合之后,即能引起西北局勢的大變化?!?/p>

紅四方面軍北上后,越過草地,占領包座,取得了初步勝利。8月5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在求濟寺召開會議,根據(jù)中央關于速出甘南、攻占岷縣的指示和“敵企圖將我主力紅軍二、四方面軍封鎖于甘、青、川、康邊區(qū),阻我與一方面軍會合,防止我在西北地區(qū)發(fā)展”的陰謀,制定了《岷洮西固戰(zhàn)役計劃》,決定“以迅雷手段在敵人主力尚未集中洮、岷之前,在運動中大量的各個消滅敵人,先機取得洮、岷、西固地區(qū),主力向天水、蘭州方面發(fā)展,策應一方面軍,一致滅敵為目的”的作戰(zhàn)綱領。8月9日,《岷洮西固戰(zhàn)役計劃》開始實施。紅四方面軍分為一、二兩個縱隊,越過臘子口,先后占領了臨潭、渭源、漳縣等縣城。紅二方面軍作為第三縱隊在越過草地和臘子口后,于9月1日到達哈達鋪,發(fā)動了“成(縣)徽(縣)兩(當)康(縣)戰(zhàn)役”。至此,紅二、紅四方面軍全部到達隴南。

紅二、紅四方面軍的北上行動,有利于紅軍的團結和統(tǒng)一,形成了各部紅軍的戰(zhàn)略配合,對形勢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紅二、紅四方面軍北上是多種因素促成的,但“在中國的西北建立中國革命的大本營與蘇聯(lián)、外蒙打成一片”,則是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對此,張國燾說到紅四方面軍北上的原因時說:“紅軍不是局限于陜北的彈丸之地,而且握有甘北甘西一帶地區(qū),這不僅可為西安的張學良保障,而且可以打通往蘇聯(lián)的道路?!?nbs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