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把握好贊美和批評的尺度(8)

你會對你的電腦撒謊嗎? 作者:(美)克利福德·納斯


社交原則:批評要講求方式方法

當我觀察第一位使用該系統(tǒng)的司機時,我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讓汽車成為“指手畫腳者”的不良后果。在試駕過程中,該實驗參與者超速行駛,并且在轉(zhuǎn)彎時太快。

“你開得不太好哦,”車子說,“請更加小心吧?!?

司機聽到這條既高度準確又來源可靠的信息后會感到高興么?不。相反的,司機顯得有些惱火。他開始過度轉(zhuǎn)向,對車輪方向作了小而快的調(diào)整;接著,系統(tǒng)報告了行駛速度加快、與鄰近車輛的間距拉小。

“你目前開得很糟糕啊,”汽車系統(tǒng)說,“你必須開得更好些?!?

司機現(xiàn)在接受批評意見了么?沒有。出于憤怒,他臉部扭曲,同時他掛了快擋,在不同的車道間不停地穿梭,并且不打信號燈。他無法有效地控制方向盤,以驚人的速度在道路的兩邊來回穿梭,并和他前面的汽車追尾了。消極評價的連鎖反應——憤怒、更差的駕駛、更加負面的評價——逐一升級。

“你必須立即在路邊停下來!”車子說,“你正在對你自己和他人造成威脅!”

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司機可以說是超級憤怒了,在模擬過程中撞向了另一輛車。結(jié)果這么明顯,以至于我的調(diào)查問卷顯得沒啥必要了。他的行為表明,即使絕對準確的批評也不具建設性。

這位司機的極度憤怒給我們提供了關(guān)于如何表達批評的關(guān)鍵點:這種方式肯定不對!系統(tǒng)并沒有成為一位起作用的評估者,因為它忽視了人類對否定刺激的反應。誠如在這一章的前面部分所討論的,大腦會精確地判斷事情的好壞,而當人們遇到壞的情況時,大腦會很快指示人們通過攻擊或者逃跑來對情況作出反應。我們的身體會用很多方法來武裝自己:心跳加快,血壓和腎上腺素分泌水平上升,呼吸急促。有了這些情緒催化劑,你不能指望人們冷靜地接受負面批評——批評會讓身體通過語言或者拳頭進行攻擊或者逃跑。這就解釋了剛才這位司機的行為:調(diào)整方向(做一些動作),加速(快速行動),追尾(攻擊性行為和試圖改變當時狀況的結(jié)合)。

是攻擊還是逃跑的反應受大腦情緒部分的支配。這部分能夠在未咨詢更高級指令(大腦的理性部分了解當時情況)的情況下主動發(fā)出行動指令。這就是為何批評經(jīng)常會引發(fā)看似不相干的情緒,如人身攻擊、代罪、瘋狂的道歉,這些都是無價值的信息。這也解釋了為什么被審問的人有保持沉默的權(quán)利以及為什么審問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不實信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