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元(公元前841)年,是我中華歷史有確切紀(jì)年的第一年。從此之后,中國歷史就進(jìn)入了完全信史時代。有了這個紀(jì)年,我們就可以推斷,武王伐商是在公元前1046年或前1057年之間。這便將三千多年的歷史誤差,縮小到僅有11年,同時也大約推斷出成湯代夏是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夏啟立國大約為公元前2070年。從此,我國上古歷史事件的年代,基本上可以確切地擺在后人眼前,N多歷史懸疑也可以迎刃而解。
或許為了紀(jì)念這紀(jì)年之始的偉大意義,城里人就弄了一些個響動。
國人暴動。
武王立國后,周王朝實行分封制。據(jù)說周朝地域廣袤,人口也有千萬以上,這么大一塊地方和這么眾多的人口,按當(dāng)時的經(jīng)濟(jì)能力和管理水平,實在管理不下來。所以,當(dāng)局就把京畿一塊的地域叫做“中國”,由周王親自管理,其他的土地和人民就分給王族、功臣以及先代的貴族。
“中國”的出處,就來自這里。
盡管土地是分封了,但受封者只能享用,而不能買賣轉(zhuǎn)讓,因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土地都是周王的。
國人暴動,就是住在京畿地域的城里人的一場暴動。
因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以,在周厲王的眼里,這世上一切的一切,都是“孤”滴,國人要進(jìn)山里去砍柴采藥,可以,但柴和藥是“孤”滴,你們得交稅;要去山里狩獵,也可以,但山中的浣熊、牛羊、野兔、野雞,包括天上飛的鳥兒等等,都是“孤”滴,你們得交稅;要到河里去捕魚捕蝦,也可以,但魚蝦也是“孤”滴,你們還是得交稅……山林川澤都是“孤”滴,無論干什么,都得交稅。當(dāng)然,如果有反對意見的,或者敢于議論的,也簡單:處死。
其實,砍的柴,捕的獵,以及網(wǎng)的魚蝦,根本就不夠交稅,而且,還不能說,更不能議論。
因為整個鎬京城都布滿奸細(xì),就是等著你議論。其后果:議論者腦袋被咔嚓,奸細(xì)則興高采烈領(lǐng)獎賞。
這個買賣好,來錢快,只需一個報告。
連話都不能說,還能干什么?
反,反他娘滴!
忍無可忍也,國人乃暴動。
周厲王狼狽而逃……這段時間就是共和的時代,由共伯與召公聯(lián)合執(zhí)政。14年后,周厲王死于“外國”,由太子姬靜繼位,是為周宣王,他不錯,一上臺,就干了一個“宣王中興”。
只可惜,周王室經(jīng)歷國人暴動后,國力進(jìn)一步衰退,更要命的是宣王的繼承人周幽王,又遇上個含在嘴里怕化了,抱在懷里怕掉了的褒姒……烽火戲諸侯不說,一不留神,還把犬戎引了進(jìn)來。
西周被犬戎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