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堯佐
天寶年間,昌黎人韓翊①以詩聞名,個性放蕩不羈,寄居在外,生活貧困。有個姓李的書生,和韓翊要好,家境富有,為人講義氣,愛慕才學。他有個寵妾叫柳氏,美艷無比,喜歡談笑逸趣,善于歌唱吟詠。李生把她安置在另外一所住宅里,作為和韓翊一起宴飲詠歌的地方,還讓韓翊住在旁邊。韓翊向來很有名,前來拜訪問候的人,都是當時的杰出人物,柳氏從門縫里偷偷地看,并對她的侍從說:“韓夫子難道會是一直處于貧賤的人嗎!”就對他有了好感。李生素來器重韓翊,對他從不吝惜什么。后來知道了柳氏的心思,便備好席請韓翊來喝酒,喝到高興時,李生說:“柳夫人美貌非比尋常,韓秀才文才出眾,我想讓柳氏伺候韓君,行嗎?”韓翊驚慌顫栗,離席而起說:“承蒙您的恩情,和我分享您的衣食這么久了,我怎么可以再奪您所愛?”李生堅持要他答應(yīng)。柳氏知道他的誠意,便拜了又拜,整衣入席。李生請韓翊坐在客席上,斟滿酒暢飲盡歡。李生又拿出三十萬文錢,作為韓翊的生活費用。韓翊愛慕柳氏的美色,柳氏仰慕韓翊的才學,雙方都如愿以償,非常高興是可想而知的了。
【注釋】①【昌黎人韓翊】昌黎,郡名,三國時魏置,在今遼寧義縣境。韓翊:字君平,南陽人,著名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唐代重視門第,把先世居住的地方稱為“郡望”,韓翊并不生長在北方,但因北朝時昌黎韓家很出名,所以韓翊把昌黎當作自己的號貫。
第二年,禮部侍郎楊度選拔韓翊為進士科試的高等,閑居了一年。柳氏對韓翊說:“讓雙親分享成名的榮耀,這是前人所崇尚的。怎能為我這個地位低賤的女人,耽誤您上進?況且生活用品及物資,也足夠等您回來了?!表n翊于是回到家鄉(xiāng)清池探親。過了一年,柳氏將糧食都用完了,靠典賣妝奩維持生活。
天寶末年,安祿山攻陷東西兩京,男女惶恐奔逃。柳氏因貌美出眾,害怕無法幸免于難,便剪去頭發(fā),毀壞容貌,寄居在法靈寺里。這時侯希逸從平盧調(diào)往淄青擔任節(jié)度使,久聞韓翊大名,請他做書記。等到神武英明的肅宗皇帝收復了京城,韓翊便差人繞小路回去找柳氏。他把碎金子用白色絲袋裝好,在上面題詩道:
章臺柳①,章臺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亦應(yīng)攀折他人手。
柳氏捧著碎金子嗚咽哭泣,侍女們都為她傷心。她和詩答道:
楊柳枝,芳菲節(jié)②,所恨年年贈離別③。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
【注釋】①【章臺柳】章臺是漢代長安街名,游樂場所的集中地。這里以章臺的柳枝比喻長安的柳氏。
②【芳菲節(jié)】即花草盛開的時節(jié),指春季,也指美好的節(jié)操。一語雙關(guān)。
③【贈離別】我國古代送別時有以折柳枝相贈的風俗。“柳”與 “留”音近,以此表示挽留。
沒多久,有個叫沙咤利的蕃將,曾立過功,私下知道了柳氏的美貌,把她搶回府中,對她非常寵愛,每晚都住在她房中。等到侯希逸官拜左仆射,入京面圣,韓翊才得以隨同前往。到了京師,已找不到柳氏的行蹤了,令韓翊嘆息思念不已。有一天他偶然在龍首岡看到有個奴仆拉著四面被帳幔遮蔽的車子,車后跟著兩個女奴。韓翊無意間跟在車后走著。突然車子里有人發(fā)問道:“您是韓員外嗎?我是柳氏啊?!绷辖信低蹈嬖V韓翊,她已失身于沙咤利,因礙于同車的人,所以請韓翊隔天早上到道政里門等她。韓翊依約前往,柳氏把裝著香膏的玉盒包起來,從車里交給他,說:“以后大概再也見不到了,就用它為這段情緣留做紀念吧。”便掉轉(zhuǎn)車子揮手告別,輕飄飄的衣袖不斷搖動,奇香四溢的車子轔轔有聲,韓翊望眼欲穿,心意迷茫,直到車子消失在飛揚塵土里。韓翊似乎克制不住內(nèi)心的激動。正巧淄青的幾位將軍一起在酒樓上歡聚,派人來請韓翊。韓翊勉強答應(yīng),但是心情臉色都很沮喪,聲音也凄然嗚咽。有個武將許俊,對自己的才能和勇武十分自負,撫劍說道:“您這樣悲傷,一定有什么原因。我愿為您效勞。”韓翊不得已,就把這事全都告訴了他。許俊說:“請您寫幾個字,我立即把她帶來?!庇谑谴┥宪姺?,帶了一對弓囊箭袋,帶一個衛(wèi)兵,徑自到沙咤利的府第。等走出了一里多路,便敞開衣襟拉著馬韁繩,闖過大門直奔二門,長驅(qū)而入并高聲道:“將軍得了急病,派我來叫夫人去!”仆人侍從驚恐后退,沒有人敢抬頭看。他便登上廳堂,拿出韓翊的手書展示給柳氏看,并把她帶上馬,一路塵土飛揚,連馬脖子上的皮帶都跑斷了,不一會兒便到了酒樓。拉著衣襟上前說:“幸虧沒有辱沒使命!”四座皆驚。柳氏和韓翊執(zhí)手相對而哭,讓其他人也食不知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