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摸清了乾隆帝底牌后,再按圖索驥,照既定分寸把握。
這樣做的結(jié)果,甚合圣意,甚解圣心,故恩寵日隆。
乾隆四十五年(1780)正月的一天,清高宗弘歷召見時在御前大臣上學(xué)習(xí)行走的和珅。
面色莊重地交代了一項使命:“朕命你前往云南,詳查云貴總督李侍堯有無貪贓枉法之事。
“和珅一面諾諾應(yīng)承,一面悄悄觀察高宗臉上的神色,心中急速地推測:不知皇上心意如何?是真想查個水落石出,然后嚴懲以儆效尤呢,還是走走過場,做個官樣文章而已?和珅抬眼望去,只見高宗面含慍色,嘴角緊閉,雙眉皺在一起。
和珅心想:龍顏如此不悅,定是李侍堯貪贓枉法之事已經(jīng)敗露,惹惱了皇上。
此番出京,看來唯有嚴查,才合皇上心意。
拿定主意,和珅叩頭謝恩,并向高宗信誓旦旦保證:“微臣一定秉公詳查事端!”領(lǐng)命出宮,和珅不由心花怒放:試想這次以“欽差”身份前往云南查辦云貴總督李侍堯,風(fēng)光榮耀自不必說,最重要的是,窺準了高宗皇帝的好惡,扳倒一位貪贓枉法的朝廷要員,既討得皇帝的歡心,又為自己樹立了威信。
按和珅的想法,這次云南之行,無疑是升官發(fā)財?shù)囊淮螛O好機遇。
這等美差,怎不叫人萬般興奮?不過,和珅畢竟是一個老辣而工于心計的人。
盡管心中笑不自禁,然而,行動還是極為謹慎。
離京前,和珅四處打探有關(guān)李侍堯一事的信息,以證實自己對高宗皇帝的猜測。
很快,各種信息傳到了和珅的府中:“云南按察使海凝已經(jīng)到京。
““皇上曾單獨召見海凝,密談良久!”“侍候皇上的小太監(jiān)有一天聽到皇上喃喃自語:'李侍堯如此,天下督撫又何能使朕深信乎!”'憑著靈敏的政治嗅覺,和珅知道,皇上派自己去云南查處李侍堯,必與海凝到京后密奏有關(guān)。
而且,估計皇上十有八九已經(jīng)信了海凝所奏之事。
綜合各方面消息,皇上嚴辦李侍堯的心意已決!所以這次云南之行,應(yīng)該真查實情,而不能回護李侍堯。
盤算已定,和珅與刑部侍郎喀凝阿帶了一干辦案人員,上了去云南的千里官道。
雖然是長途跋涉,但有“欽差”招牌,沿途州縣官員自然是笑臉迎送,吃喝、住宿均有人服侍得周到體貼。
這一干人輕松如游山玩水,很順當?shù)剡M入了云南境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