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慎倡“以日為師”(1)

我的世界觀 作者:張?zhí)N嶺


慎倡“以日為師”

胡錦濤主席訪日圓滿地畫上了句號,訪問看來取得了積極的成果。也許是受到熱烈氣氛的烘托,最近有人提出,中國應該提倡“以日為師”,實現現代化。好像唯此才能實現現代化目標。此言一出,引起爭論,這很自然。

籠統(tǒng)地講“以日為師”很不恰當。當今的中國已經不再是一個封閉的國家了,我們的改革開放已經走過了30年的歷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盡管現代化的路還很長,但是,我們已經上路了,重要的是,我們是在走自己的路,走一條符合自己國情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路。我們明白,盡管這條路上還布滿荊棘,但唯此才有前途,才有希望。

中國的對外開放主要是對西方世界(其中也包括日本)開放,目的在于吸引我國缺乏的資金、技術、管理,開拓外部市場?,F在,我們是對世界各國開放,是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向進程。開放就是打開國門,讓別人進來,也讓自己走出去。由于我們是發(fā)展中國家,很多方面落在別人后面,開放就是一個學習別人的過程,我們要盡可能學習別人所有先進的東西。事實上,我們是以“他人為師”,不在乎是誰,注重的是比我好,對我好。學習別人好的東西,也不放棄自己好的東西,虛心好學,又不自卑自棄,這就是開放的精髓。

為什么慎倡以日本為師呢?首先,中國與日本的現代化道路是不同的。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后,脫亞入歐,學習西方,是亞洲第一個實現現代化的國家。但是,日本從歐洲那里不僅學了現代技術和管理,也學了殖民主義,翅膀硬起來,就搞刺刀下的“大東亞共榮圈”。日本實現了現代化的物質文明,但精神仍停留在大日本帝國史觀。結果,侵略了人家還認為是做好事,是在“幫助亞洲”。至今,這種思想仍然困擾著許許多多日本人,就連教科書也這么寫著,日本不是錯了,而是被西方打敗了,是最大的受害者。盡管“二戰(zhàn)”后,日本堅持走和平發(fā)展的道路,但是,政治教育并沒有做好。我們看到,在日本,極右翼竟然可以穿著大日本皇軍軍服耀武揚威,右翼宣傳車大喇叭高放極端口號滿街跑,為什么?就是因為沒有法律禁止他們,他們是在表達“民主的聲音”,公眾對他們也不起而攻之,實在令人難以接受和理解。中國人對這種以邪壓正的情況很不高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