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幫會與辛亥革命(5)

江湖三百年 作者:秦寶琦


在鎮(zhèn)南關起義中,幫會的作用也不容忽視。鎮(zhèn)南關是中越邊境的要塞,附近山頂建有炮臺,山路陡峭,易守難攻。清軍在此駐有重兵,革命黨人采取勸說清軍官兵投向革命的策略,用內應外和的辦法奪取。當時鎮(zhèn)守南炮臺的哨長李福南原來是幫會首領梁蘭泉的部屬,梁在加入同盟會后,李受其影響已經(jīng)投向革命方面,鎮(zhèn)守北炮臺的姚子安已經(jīng)決定于光緒三十三年(1907)十月二十六日起義。黃明堂、李佑卿、關仁甫等如約率領在越南境內的革命黨人500余人進入中國境內。二十五日午夜過后,便先后占領了鎮(zhèn)南關的北、中、南三座炮臺。

鎮(zhèn)南關起義失敗后,孫中山?jīng)Q定由黃興統(tǒng)領余眾親入欽州,發(fā)動欽廉上思起義。3月27日,黃興率領黎仲實等幫會首領及越南華僑青年200余人,繞道越南,進攻欽州,在欽廉上思一帶苦戰(zhàn)40余天。云南河口與越南的老街隔河相望,地勢險要,且為滇越交通的樞紐,清朝當局在此設有重兵,邊防督辦王玉藩在此鎮(zhèn)守。孫中山鑒于云南河口一帶天地會的勢力強大,便將策劃河口起義的任務交給原廣西天地會武裝首領黃明堂主持,由王和順、關仁甫輔佐。黃明堂便將鎮(zhèn)南關起義失敗后撤退到越南的隊伍100余人組織起來,潛伏于中越邊境地區(qū)。又于滇越鐵路沿線布置了200余人,偽裝成苦力,伺機行動。當時河口督辦王玉藩手下的兩營兵丁分別由管帶黃元貞與岑德桂帶領。黃元貞早已與革命黨人取得聯(lián)系,愿意充當內應。不幸黃元貞等人的活動被王玉藩偵悉,情況十分緊急。光緒三十四年三月二十九日(1908年4月29日)夜間,黃明堂派關仁甫等率領革命軍從越南老街渡過紅河向河口左側的萬侯進發(fā),黃元貞帶領部下宣布起義,守備熊通將王玉藩擊斃,其部下也隨之投降,云南河口順利被革命軍攻破。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