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xiàn)游學夢
媽媽身體逐漸恢復元氣之后,便自己一個人默默找好寄宿家庭、學校,準備實現(xiàn)她游學法國的夢想。我和妹妹只能含淚(羨慕她可以出國玩,不用上班)幫媽媽打包。
我去幫媽媽交學費時忍不住在心中嘀咕:真是角色錯亂!別人家都是孩子游學,咱家卻是媽媽揮一揮衣袖,留下姊妹倆擔心這位連手機都不太會用的中年婦女到底能不能應付游學生活……
媽媽剛抵達巴黎,立刻打電話來哭訴寄宿家庭房子超老舊,也聽不太懂房東太太的法文,我和妹妹只得打電話去游學中心請他們多多照顧這一位“特別的學生”。沒想到才上課一周,媽媽打電話回來時已從緊張轉為開心。原來班上有來自世界各國的學生,大家法文都不好,上起課來自在、沒壓力。
此外她還不是學校最老的學生, 一位巴西富太太已經(jīng)六十九歲了,也來巴黎和她的外孫女一起學法文。更神奇的是,在法國人眼中,媽媽才三十歲左右,大家都不相信她的小孩已大學畢業(yè)!
媽媽在法國生活了兩個月,最大的收獲是真正找回自信心和快樂。在法國,人人都可用自己最自在的方式活著,沒有什么束縛和規(guī)條。中年婦女可以大方地露出乳溝和胖胖的手臂,銀發(fā)老夫妻還會甜蜜蜜地在大街上擁吻,清道夫叼著雪茄掃地,流浪漢在街角也可以擺出小熊娃娃、精心布置自己的小角落,沒人會批判你的生活方式。
于是媽媽把封箱已久的無袖背心和碎花洋裝重新穿上,更因為法國人的贊美,讓她大大破除“五十歲就是歐巴?!钡南敕?。
這一趟法國之旅,讓媽媽從驚恐到從容,最后立志向法國人看齊,充分享受生活。
很多人聽到媽媽游學的故事,都大感驚奇,并大贊媽媽勇敢,竟然能夠“一個人”完成游學夢想。事實上媽媽以前從沒去過歐洲,一開始她也非常害怕,但為了挑戰(zhàn)自我,她故意廣為宣傳,讓自己沒有退縮的余地。
我把媽媽的事跡寫下來投稿,沒想到短短一篇文章竟引起熱烈回響。我才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中對母親的歌頌總是停留在為家庭犧牲奉獻的美德,像我家媽媽這樣突破年齡與心靈限制、勇敢追求夢想的故事太少聽到,也不曾被廣為宣揚。于是在出版社的鼓勵之下,媽媽把自己游學的故事寫下來,希望能與更多的讀者分享。
當媽媽開始嘗試寫作后,她突破了自己對于使用計算機和網(wǎng)絡的“機器恐懼癥”。當了大半輩子中學老師的她,許多說不出來的感覺在她的筆下都變得更加動人精彩,寫出來的文字總叫我笑中帶淚。而為了督促自己,媽媽也故技重施,書還沒寫半本就開始到處宣傳:“我要出書了!”短短半年,媽媽真的寫了數(shù)萬字,而且也不害羞地把我?guī)退〉木b號“傻媽”大方公開,如期交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