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聽到那些參加某個資格考試而又總是通不過的朋友在知曉結果的那一刻這樣調(diào)侃,“其實我只是在收集準考證啦?!比缓笥譄o奈地投入到下一次考試的準備當中。這個笑話對于很多朋友來說可能不太好笑,尤其是那些因為這方面的原因而被迫多交錢甚至退學的朋友。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考試就像是失戀,多來幾次根本就頂不住了。
我們說學生時代什么最可怕?是老師?那老師為什么最可怕?因為要考試。大學又為什么所有人都覺得它輕松多了,還不是因為考試少而且簡單。但是少并不代表沒有,尤其是積壓到一定階段的時候,真是會讓你足夠頭疼的。在英語等級考試方面我就有不堪回首的經(jīng)驗。記得大二的時候第一次參加四級考試,結果全班大部分都過了,只有幾個同學雞立鶴群十分的非主流,我就是其中一位。一開始還覺得沒什么,到后來第二次參加考試的時候就非常尷尬,原來同一個考場里還有仰視你的學弟學妹,真讓人情何以堪。不過那時候還好有幾個堅強的大四學長撐著場面,我還頂?shù)米?。再到大三的時候,我成功脫離苦海,幾個四級沒過的同學考完回來告訴我整個考場只見桌子上貼著準考生號碼,稀稀寥寥的幾個人顯得特別的慘不忍睹,抬頭看老師的眼神都充滿著郭小四式的哀怨和憂傷了。他們哪里知道我看他們的眼神同樣是充滿憐愛和同情的。
事實上很多專業(yè)在大一大二的時候,就要開始著手準備本專業(yè)的一些資格考試了。比如初級會計師、英語專業(yè)四級、計算機二級證等,這些都是最基本的,如果本專業(yè)的同學連這些都沒拿到,那應該是屬于極品的那一型。接下來大三大四要拿的可能才是決定你找什么樣級別工作的證書,所以有一些專業(yè)在整個大學還是相當之忙碌的。只不過這時候的考試跟高中的比起來,你會更直接地感受考試是為了自己,不像以前那樣覺得考試是為了老師。在拿證這方面理科方向的學生要比文科方向的學生壓力大。學醫(yī)的又要比文科理科的學生們都緊張,當然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也是為什么白衣天使們出來之后能夠享受相當優(yōu)良待遇的原因吧。
作為一個文科生,就讀的又是新聞系,所以總體感覺我們是屬于整個大學里最閑適的那一群。課是最少的,作業(yè)又特別容易應付,如果你還是像高中那樣停留在只要聽老師講課就行了那個階段的話,我估計你也就沒啥事要做了。你看我們這個專業(yè)吧,對英語、計算機、普通話,說實在的其實沒什么特別嚴格的要求。只要達到基本的標準就可以了。比如說你將來想要做編輯做記者,只要你找到單位接收你,那也就不需要什么資格考試了,直接上崗然后發(fā)證就行了。
可是問題并不那么簡單,假設我們把大學里的專業(yè)分為拿證的和不拿證的兩種,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兩種類型有兩種不同的讀法。比如你是一個會計學專業(yè)的學生,那可能你的目的就很明確在大學幾年級要拿什么證,什么時候拿注冊會計師,什么時候拿高級,什么時候拿注會。如果你是一個有危機感的人的話,你一定非常忙碌忙著泡圖書館上自習,每天勤學苦讀,一門心思地準備一場場的考試去了。
那我現(xiàn)在是讀新聞專業(yè),沒有多少證要拿的,是不是意味著徹底放松,隨便聽下老師講課記下筆記就行了呢?完全不是啊,我們有我們自己奮斗的方式。從事記者這個行業(yè)說實在的經(jīng)歷要比學歷重要得多,雖然在某些環(huán)境里由于某些原因?qū)W歷還看得很重,但是注重實際經(jīng)驗肯定會是未來選拔新聞行業(yè)普通的從業(yè)人員的趨勢。畢竟信息過剩的時代,大眾媒體競爭越來越激烈,采集信息會是越來越關鍵的一環(huán)。新聞單位招人,不會是一開始就請你去喝茶,當然是要很快能進入狀態(tài),然后立即上手到處去跑新聞。所以有很多外專業(yè)的學弟學妹問我自己想當記者怎么辦,我告訴他們就兩個字,實踐。自己找單位去實習,跟著前輩老師們多學習。在學校就要想方設法,比如加入校報,比如多向外面投投稿。你若不是天賦很高就要勤學苦練,就算是干新聞這行當也該有個適應期。一旦你跑了幾年出了點成果,你自然就不用想怎么當記者這個問題了。說不定那時候你還覺得記者太壓抑,不想干了呢。
這里并不是說學歷不重要,一個新聞人視野還是很重要的,而這個是需要通過讀書來獲得的。我只是說很實在的東西,就像你找工作的時候,你把自己的一堆發(fā)表過的稿件擺在別人面前要比你擺一堆無關緊要的證書要強得多。證書哥的悲劇就在于他亮出了很多花招,但是沒有一招是可以致命的,也就是你的核心競爭力在哪里。對于新聞人來講,寫稿子是一個相當基本相當關鍵的能力。為什么說像我們這種專業(yè)的學生就是有點貨才行呢,因為我們這種專業(yè)就是傳說中的應用型學科。它與很多專業(yè)的不同就在于,它的理論最終是要落實和服務到實踐當中的。當然任何專業(yè)搞理論也有春天,那就是你一直讀下去,然后讀到博士博士后搞科研就行了。
所以看吧,閑有閑的讀法,忙有忙的忙法。有人為考證而煩惱,就有人為別的煩惱。一個競爭的社會里,能者居之是必然的事情。于是我們再仔細想想,考試考證對于我們來說實際上更像一種別人為你樹立的目標。紅線都給畫好了,就等著你向著那里一路狂奔過去就好。真的省了不少力。由此看來,那些惱人的考試倒像是給笨學生們的福利,因為起碼有人告訴你什么時候該干什么了。不用自己那么辛苦去摸索。指不定還要浪費多少不必要的時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