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鴻臚館懷古

日邊瞻日本 作者:李長聲


5月22日,今朝酒醒何處,福岡市雨過天晴,是登高縱目的好日。出發(fā)之前在旅館門廳里翻閱報紙,是《西日本新聞》,一行標題擊中眼球:鴻臚館列為國家史跡。本來打算去福岡塔途中參觀一下鴻臚館遺址,這條消息意外鼓舞了興致。

鴻臚,我們中國人對這兩個字也相當隔膜了,寫作繁體,"臚"字更顯得腦滿腸肥,不怎么受看。鴻臚是古代的官職,九卿之一,就是朝賀典禮時扯嗓子吆喝的那位,聲音鴻爽,臚傳遠聞。還負責接待外賓,迎來送往,機構(gòu)名稱是鴻臚寺,大概類似于當代的外事辦。古代日本接待外國使節(jié)的地方當初叫客館,后來凡事都模仿唐朝,改稱鴻臚館。平安時代四百年(794年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至1185年源賴朝在鐮倉開設幕府),在平安京(今京都)、難波(今大阪)、筑紫(今福岡)三地設館迎賓,外賓來自中國和朝鮮半島,同時又作為日本遣唐使、遣新羅使、留學生等來去的住處。從史料來看,筑紫之館688年款待過新羅國使全霜林,1091年宋朝客商李居簡曾旅居寫經(jīng),至少存續(xù)了四百多年??蘸?、最澄、有《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傳世的圓仁都曾在這里宿泊。大概自894年停止遣唐以后,對外交往趨于消極,筑紫鴻臚館變成商旅下榻之處,這是它在三館中為時最久的緣由。政治是此一時彼一時,而僧侶求法,商賈逐利,超然于時代,他們才最為執(zhí)著。福岡的遺址是1987年發(fā)現(xiàn)的,一直在挖掘,出土了很多中國、朝鮮以及伊斯蘭生產(chǎn)的陶瓷,乃至西亞的玻璃制品。就國際化來說,筑紫比平安京更具有長安景象。披土揀金,一粒蠶豆大小的砂金令人驚奇,純度高達99.5%,不知是遣唐使要帶去朝貢的,抑或中國商人遺落的。還挖出三個茅坑,是日本最古老的便所。據(jù)殘留脂肪酸檢測分析,其中兩個是女性使用的;遙想當年,必是有眾多花枝招展的女子為客人斟酒,歌舞助興。

福岡的歷史就是與大陸交流的歷史,這么說絕非言過其實。不過,交流不單是管弦動地,也時有殺聲震天。為求自立于民族之林,日本第一艘遣唐使船于630年從博多灣啟航,乘風破浪,駛往中國。663年儼然有小帝國架勢的日本從博多灣出兵,援救百濟,被唐軍打得落花流水。怕大唐帝國興師問罪,趕緊加強設在筑紫的大宰府,統(tǒng)轄禮賓、海防,幾乎是一個小朝廷。鴻臚館隸屬于大宰府。筑堤設防,即所謂水城,遺跡迄今猶存。元朝兩度兵臨博多灣,但天不助一代天驕的后裔,先后被風雨覆沒了全軍,可惜了成吉思汗這名字(一說是海洋之意)。百余蒙古兵被俘虜砍了頭,1927年有人在志賀島上壘起一座蒙古,魂兮歸來之聲未絕,翌年張作霖被關(guān)東軍炸死。交流不等于友好,遣使、留學也未必是友好使者不絕于途。把千年往來讀作友好千年,當然不是誤讀,而是政治家的權(quán)宜。有人說中國強日本弱交往就友好,卻忘了這種友好是需要向大中華帝國俯首進貢的,也就是日本人戰(zhàn)后提出的朝貢冊封體制。子子孫孫或千世萬代友好下去,不過是美好愿望,說的人也明白自己怕是連兒女的事情都未必管得了。一些朋友以史為鑒,侃侃而談,大有史學家氣勢,但那點可憐的歷史知識不過是課本上學來的,電影上看來的,人云亦云,哪里有什么史識、史眼。歷史應該是真實的紀錄,但記錄這真實的是人,所以它不可能徹底真實,更何況為友好而編排的歷史。國人對日本有許多誤解,拿誤解來說事,就難免可笑,雖然誤解也算是一種理解。友好一詞如神社檐下懸掛的鐘,不管投不投硬幣,誰都可以拽拽繩子敲幾下。

看過鴻臚館遺址,驅(qū)車觀光福岡市的標志性建筑福岡塔。它似塔非塔,呈等邊三角柱形狀,通體披掛了玻璃,在藍天下晶晶盈盈。800日元此登臨卻覺得不值,轉(zhuǎn)身去相距不遠的休閑大廈,扶搖直上35層,離地高度與福岡塔展望室相同(123米)。一出電梯,雕龍繪鳳,滿眼是中國風情,小吃街似的餐廳居然叫"文明一條街"。臨窗落座,鳥瞰博多灣。灣內(nèi)風平浪靜,兩側(cè)的陸地展開雙臂,在歷史上截住了海上絲綢之路,把舶來的一切攬抱在懷里。一千多年前鴻臚館是建在海邊的,坐南朝北,正是我這樣憑眺茲為美的感覺,但后世填海造地,遺址遠離了大海。公元736年,遣新羅使一行來到筑紫之館,等待東北風啟航,想到前途九死一生,遙望故鄉(xiāng),凄愴作歌。這些和歌無意中暗示鴻臚館坐落在望得見志賀島、聽得見浪潮聲的地方,一位醫(yī)學教授便據(jù)此力排眾議,60年后果然在他主張的地方發(fā)現(xiàn)了遺址。

正發(fā)著思古之幽情,日本三大湯面之一的博多豬骨湯面上來了。福岡古稱博多,一百多年前建市時發(fā)生命名之爭,結(jié)果以一票之差定名為福岡,后來把車站叫博多,事情多少扯平些。我喜歡古稱,筑紫尤其好聽,而福岡的稱呼仿佛有一種近世以來的俗氣,像這碗豬骨湯面,乳白色濃湯是豬骨頭慢慢熬制的,上面漂了一層油。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