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本世紀30年代,大德通票號已是日薄西山、慘淡經(jīng)營的歲月。時值蔣馮閻中原大戰(zhàn),晉鈔嚴重貶值,約二十五萬元才能兌換一元新幣。此時,大德通票號存款戶以山西本省為最多,放款卻多在外省。如果對存款戶以晉鈔付出,大德通可趁晉鈔貶值之機賺一筆大錢;反之,如果對存款戶以新幣付出,大德通又得賠一筆大錢。兩種辦法,一賺一賠,一種破壞信譽,一種維護信譽;要么賺錢不要信譽,要么賠錢要信譽,最后,大德通選擇了后者:動用歷年積累的公積金,對存款戶付出新幣!這樣存款戶沒有吃晉鈔貶值的虧,這個虧大德通自己吃了……此時的大德票號已不像是做生意賺錢了,倒像是在做義舉積德!在那個多災多難的時代,絕大多數(shù)的票號相繼倒閉,財產(chǎn)一無所有了,而喬家的大德通票號后來雖然也衰落消失了,但它卻給后世留下了另一種財產(chǎn):中國商人的輝煌精神,一種永恒的精神。正是由于喬家的商號如此重視信譽,使他們不僅贏得了巨額利潤,稱雄于當時的中國商界,而且也贏得了商業(yè)精神,得以立足于后世的精神界。
醒世顛覆新論語
大私則公,大公則私。
論語解讀
任何人、任何家庭、任何企業(yè)都是先私而后公的,沒有私就談不上公。大私則公,私到深處必為公。
共鳴語錄
蔡銘澤“大私為公”論——
公私兼顧,大私為公。何以至之?其道有三:
一曰富者敵國,享受有限。財富之事,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鼴鼠飲河,不過滿腹。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私產(chǎn)公用,天地養(yǎng)人,不可拂逆。
二曰禍福相倚,變幻莫測。富而蠢者,私欲熏心,貪得無厭,欲據(jù)天下為己有。然作孽深重,天譴難逃。漢之梁冀,官拜將相,地連州縣,金銀山積,園圃廣開,禽飛獸走,美人充盈。不意天怨人怒,身首異地,滿門誅戮,故舊棄市。資充國庫而減天下租稅之半,園囿盡散以業(yè)窮民。德福庇佑貧賤之門,鬼神常窺富貴之牖。天理昭昭,人心睽睽,大私豈能不公?
三曰少私寡欲,知足常樂。人之生也,從無到有,自有而無,過程而已。在此過程之中,置產(chǎn)立業(yè),保身安家,未可非議。然而,其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避禍遠災,智者何為?老子有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睆倪@種意義上說,聰明者最自私,自私者能奉公。以其自私,故能生存;以其奉公,故能長久。
旁敲直擊
岳飛以私補公
岳飛自20歲從軍,到39歲被害,一生戎馬倥傯,戰(zhàn)斗在抗金的最前線,時時不忘以恢復中原為己任。他領(lǐng)導的岳家軍紀律嚴明,驍勇善戰(zhàn),沉重打擊了南侵的金兵。有人曾問岳飛,天下何時才能太平,他答道:“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钡拇_,像岳飛這樣既不蓄姬妾又不營私財?shù)恼晒賳T,在中國古代社會里是非常罕見的。但是,在當時的情勢下,岳飛越是廉潔正直,高宗和秦檜對他就越是忌恨,必欲除之而后快。一代抗金名將最終不是犧牲在戰(zhàn)場上,而是死于自己所保衛(wèi)的朝廷之手,不禁令后世之人對他更生無盡的痛惜和由衷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