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大成需要災難(2)

嚴介和新論語5:成功才德胸 作者:嚴介和新論語編委會


此即成語“毋忘在莒”的出處。

當初,齊桓公“在莒”時,所想最多的,毫無疑問是如何能保住吃飯的家伙,日后回國混個一官半職,南面稱孤不過是偶爾的“夢里臨淄”。但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一朝登基后,所思所做的一切立即轉為以是否有利于“霸業(yè)”為標尺,在“一箭之仇”與“稱霸諸侯”間,孰輕孰重,日后能成一代霸主,這點賬自不會糊涂。正于此,齊桓公最終成就了霸業(yè)。

相齊后齊桓公“毋忘在莒”,時刻想著屁股下的位置來之不易,四十年東征西討,九次大會諸侯,終成霸業(yè)——桓公十九年(公元前667年)冬,周惠王派召伯廖赴齊,正式宣布齊桓公為“伯”?!安奔窗?,又稱“侯伯”或“方伯”,就是諸侯首領的意思。從此,桓公名正言順地當上了中原諸侯的霸主。所以,盡管目前史學界對春秋五霸的構成觀點不一,一說為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一說是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但無論從何說,齊桓公都穩(wěn)坐頭把交椅。

作為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可謂是咳嗽一聲,天下就得抖三抖。如此“霸業(yè)”,得益數(shù)十年時的“毋忘在莒”。同樣,其最終被活活餓死,“尸在床上六十七日,尸蟲出于戶”(《史記·齊太公世家》)還不能入土為安,究其根源,亦在于盛名之時“飄飄然、昏昏然”,忘記了“其出而在莒也”。

苦難是財富

有一次聚會上,一些堪稱成功的實業(yè)家、明星談笑風生,其中就有茂名的汽車商約翰·艾頓。

艾頓向他的朋友,后來成為英國首相的丘吉爾回憶起他的過去:他出生在一個偏遠小鎮(zhèn),父母早逝,是姐姐幫人洗衣服、干家務,辛苦掙錢將他撫育成人。但姐姐出嫁后,姐夫將他攆到舅舅家,舅媽很刻薄,在他讀書時,規(guī)定每天只能吃一頓飯,還得收拾馬廄和剪草坪。剛工作當學徒時,他根本租不起房子,有將近一年多時間是躲在郊外一處廢舊的倉庫里睡覺……

丘吉爾驚訝地問:“以前怎么沒有聽你講過這些呢?”艾頓笑道:“有什么好說的呢?正在受苦或正在擺脫受苦的人是沒有權利訴苦的?!边@位曾經在生活中失意、痛苦了很久的汽車經銷商又說:“苦難變成財富是有條件的,這個條件就是,你戰(zhàn)勝了苦難并遠離苦難不再受苦。只有這時,苦難才是你值得驕傲的一筆人生財富。別人聽著你的苦難時,也不覺得你是在念苦經,只會覺得你意志堅強,值得尊重。但如果你還在苦難之中或沒有擺脫苦難的糾纏,你說什么呢?在別人聽來,無異于就是請求廉價的憐憫甚至乞討……這個時候你能說你正在享受苦難,在苦難中鍛煉了品質、學會了堅韌嗎?別人只會覺得你是在玩精神勝利、自我麻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