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000個小時”的成功定律
沒有人“生來如此”。喬布斯是非凡的演講家,因為他努力練習。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在著作《異類》中說:“研究表明,樂手一旦有了足夠的能力進入頂尖的音樂院校,那么把一名演奏者和另一名演奏者區(qū)別開來的東西就是他或她努力練習的程度,只有這一點區(qū)別。并且更重要的是,最優(yōu)秀的人并不只是比所有人都更加努力,甚至不只是努力得多,而是努力得多得多。”盡管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中提到的這個理論只提到了音樂家,但是關于這個課題的大量研究表明,對于在任意特定領域里表現(xiàn)杰出的所有人來講,練習是他們取得成功的共同原因。神經科學家兼音樂家丹尼爾·列維丁(Daniel Levitin)認為,取得成功的神奇數字是10 000。
“這些研究逐漸得出的結論是,在任何領域,要想獲得世界級大師所達到的精通水準,需要練習10 000個小時……通過無數個案例研究發(fā)現(xiàn),無論是作曲家、籃球運動員、小說家、滑冰運動員、鋼琴演奏家、國際象棋手,還是頂級罪犯,只要你能想到的,都有人研究過,10 000這個數字在這些研究中反復出現(xiàn)。當然,這不能解釋為什么有些人練習了很久卻毫無進展,而另一些人卻能從練習中獲益良多,但是沒有人找到過哪怕是一個用更少的時間達到真正世界級水準的例子。看起來大腦需要這么長時間的消化吸收,才能達到真正的精通?!?/p>
這種10 000個小時理論和我們所了解的大腦學習原理是一致的。根據列維丁和格拉德威爾的研究,學習一件事需要神經組織之間建立某些連接。我們對于某種特定行為的經驗越是豐富,這些連接就越是穩(wěn)固。
現(xiàn)在讓我們做些算術題。10 000個小時大概相當于每天3小時,或者每周20小時,持續(xù)10年時間。為了讓這個理論具體化,格拉德威爾講了一個甲殼蟲樂隊的故事,在成名之前,他們在漢堡一起表演了很長時間。在甲殼蟲樂隊于1964年第一次嘗到成功的滋味之前,他們已經現(xiàn)場演出過1 200多次,有些時候一次演出就要持續(xù)8個小時。這是一項偉大的成就,因為大多數樂隊在整個職業(yè)生涯中都表演不了那么多次。甲殼蟲樂隊的成員一起表演的時間越長,就演得越好、越有信心?!绊槺阏f一下,”格拉德威爾寫道,“從樂隊成立到他們取得最偉大的藝術成就—專輯《佩珀中士的孤獨之心俱樂部樂隊》(Sergean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和白色專輯《甲殼蟲》問世—時間正好過去了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