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連載3:柏拉圖—處世的智慧

哲學其實很好玩 作者:王筱宇


柏拉圖是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學乃至整個西方文化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他的老師蘇格拉底、學生亞里士多德并稱為古希臘三大哲學家。

柏拉圖有位學生經(jīng)常向柏拉圖傾訴,說別人對他有成見。

這天,他又來找柏拉圖,他對柏拉圖說:“老師,為什么每個同學都覺得我這個人有問題呢?每次在您課上,他們總是會挑我的毛病,我很苦惱。”

柏拉圖看了他一眼,沒有開口。

那學生見柏拉圖沒說話,有些著急,他有些焦急地向柏拉圖再次詢問起來。

柏拉圖有些無奈地揚了揚手中的東西,那學生一看,原來老師正在調(diào)制藥品。

柏拉圖放下手中調(diào)制藥品的攪棍,語重心長地對他說:“現(xiàn)在你知道別人為什么對你有意見了么?你總是只顧自己的想法和事情,而忽視別人正在進行的事情,你覺得別人應該怎么對你呢?”

學生有些面紅耳赤,但是他揚起了頭,說:“老師,我懂了,謝謝您這一課!”他向柏拉圖鞠了一躬,然后快步走了出去。

柏拉圖望著他遠去的背影,淡淡地笑了。

豁然小悟

但凡歷史上偉大的人絕不會僅僅因為一時念起而心動。明慎之道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就是學會自我反思:要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有時候要學會逆著自己的意愿行事,使自己的社會屬性與自然屬性保持平衡,達到統(tǒng)一。正確認識自己貴在有自知之明。那些性格乖張、無法控制自己的人總是受到自己情緒的擺布,而情緒的變化又根據(jù)環(huán)境氛圍的變化而變幻莫測。所以,那些人迷失在這種惡性失衡之中,很多時候做事情會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這種過分輕狂不僅摧毀了他們的意志,也會損壞他們的判斷力,從而影響到他們對事物的認知。因此,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要多做考慮,不能沖動行事,要充分把握各方面的聯(lián)系,并處理好它們之間的關系,這就是一種處世的智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