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我正愁沒什么正業(yè)可以做,知道人家股東退了以為是個機會,找季曉旺喝酒表示有意愿入股。季曉旺當然表示歡迎。我讓他算算入股需要多少錢,次日他就打電話給我,三萬,三個股東平分股權(quán)。之所以說三萬,是因為此前他們兩個股東也是這個錢數(shù),讓我按原價入股。
我還問了負債,兩股東退出去后重新整合,沒有負債??紤]幾天,我決定入股,一來投的錢少,負擔得起,二來廣告行業(yè)的利潤很高,來錢快。就這樣,我以為撿了便宜,很快便成了四季廣告公司的新股東,入的是暗股,找另外那個股東一塊簽了合伙協(xié)議。
總算有正業(yè)做了,那時候覺得很開心,也比較有激情為公司做點貢獻。重新組合后的四季廣告公司,除了一些破舊的辦公、施工工具,其實一無所有。全部家當就是兩臺破電腦,還有打印機、電焊機、切割機,再就是一堆廣告材料。我當時覺得入股這樣的破公司哪需要三萬塊,頂多一萬塊,后來想想初次創(chuàng)業(yè),也別計較太多,就過去了。
入股四季廣告公司后,我挺關(guān)心公司的業(yè)務(wù)。想做戶外廣告牌,股東拿不出錢來,我就找低息的民間資金,讓季曉旺以公司的名義借,股東一起承擔風險。做戶外廣告,城區(qū)內(nèi)得找城管執(zhí)法,公路得找路政,我盡力想辦法托人搞定關(guān)系。在我入股后,四季廣告公司煥然一新,有了第一塊、第二塊廣告牌。
廣告公司對外得有好形象,我提醒過季曉旺要重視一下個人形象。慢慢地季曉旺個人形象確實有所改變,穿的衣服大多是國內(nèi)的品牌服裝。衣裝是改善了,但人的品性卻沒辦法改變。好好的品牌服裝,他卷著褲管高一腳低一腳,襯衫穿在身上不用幾天就能卷成花菜。久而久之,我也懶得再說。
正業(yè)忙了一年,年底公司結(jié)算賺了多少。季曉旺坐在辦公桌前寫寫畫畫計算,支出多少,收入多少,負債多少,外賬多少,最后盈利三萬多。那時候公司對外負債只有十萬,都是借來做廣告牌的,可以算作公司的固定資產(chǎn),市場溢價應(yīng)該能賣到二十萬。外賬有七萬多,都是業(yè)務(wù)做了還沒收錢,季曉旺說催了多次,都答應(yīng)了還沒給。季曉旺的爛風格我了解,深化公司的賬我主動催他來結(jié)算,他都會拖一兩個月才來,更別說其他人了。
新公司能盈利就好,我當時是這么想,也覺得挺欣慰,建議把盈利分了,開個好頭。說到盈利,第二天季曉旺的賬又變了,說昨天沒仔細算,負債利息支付沒算,這個沒算那個沒算,合計后竟然虧損四萬多。
盈利三萬變成虧損四萬,這種賬誰聽了都覺得頭大。我讓他把賬目羅列一份清單,要清楚。他照著我的話做,但他的賬都是臨時憑記憶做的。清單上的大賬是比較清楚,但小賬發(fā)票殘缺不全??吹竭@種狀況,讓人覺得公司平時的賬都記在季曉旺的腦袋里,做出來的賬也全是糊涂賬,財務(wù)極為混亂。
我還沒跳的時候,另外一個股東先暴跳如雷。后來這事我想通了,當初其他兩股東退出去,他沒退,是因為根本無路可退。四季廣告公司之前的賬務(wù)本來就亂,就是虧損的,想退拿什么退?如果不是我后來借低息資金豎起的那幾個廣告牌,四季廣告公司根本就一窮二白。正是那幾個黃金廣告位身價的升值,他當初打水漂的錢才能夠重新回到賬面上,我一直不信這個道理他心里會不清楚.
不久公司分了。怎么分他倆都沒主張,最后是我提的方案。生意不成仁義在,大家好聚好散,能照顧就多照顧。廣告公司歸季曉旺個人經(jīng)營,前年度的四萬多虧損也歸他承擔。廣告牌收益分成三份,季曉旺和我各占25%,另外那個股東占50%,負債也按這個比例分攤。人活著,能合作共事是一種緣分,我對錢看得并不是那么重。
入股四季廣告公司三萬塊,分攤了25%的債務(wù)就是兩萬五,相當于我拿了五萬五千塊錢去買了25%的廣告牌收益。黃金廣告位能賣個好價錢,我自己評估的合理價格是二十萬,占25%就是五萬。忙活了一年多,只要別人不過分,少要些我也不會太計較。
沒過多久,那個股東找我,意思是50%的廣告牌收益肯賣給我。我問他賣多少,開口十八萬。窮瘋了!當時我就暗罵,要不是看你沒錢照顧你,給你25%我都嫌給多了。生活中就常有這么些人,總認為得到的都是自己應(yīng)得的,從不去想別人得到的和失去的。人生在世,朋友無非就是多一個少一個,像這類人,最好敬而遠之。
之后四年多,25%的廣告牌收益,我沒有拿到過一分錢。四年后,季曉旺的生意已經(jīng)做得很好了,門面也裝點得很堂皇,還跟人合伙辦了一家噴繪彩印工廠,放點高利貸。他們夫妻小兩口一到黃金假期,便出門度假旅游,日子過得很快活。所謂的廣告收益對我來說就像塊雞肋,趁季曉旺到銀行辦理貸款時,我找他協(xié)商,以五萬元的低價把25%的廣告牌收益賣給了他。至此,第一次創(chuàng)業(yè)慘淡收場。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還得講究在什么土質(zhì)施什么樣的肥。跟什么樣的人合作得什么樣的結(jié)果,也是很正常的事。創(chuàng)業(yè),精心挑選合作伙伴至關(guān)重要。
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經(jīng)歷,有失敗的,也有成功的。不管成功還是失敗,起步時的嘗試都令人難忘。我的起步盡管很邋遢,對很多人來說也微不足道,但它是我一生重要的財富。我時??偨Y(jié)自己前三十年做的每件事,都能給我不一樣的感受與啟迪。人活著,要學會總結(jié)自己。
剛?cè)牍伤募緩V告公司的時候,我的創(chuàng)業(yè)熱情可以說是激昂高漲,創(chuàng)業(yè)夢高燒不退。入股三個月不到,就拿著四季廣告公司的廣告資質(zhì),回老家鎮(zhèn)上和好朋友合作,一人投了五萬,設(shè)了家分公司,獨立核算。好朋友和我是本家,叫韜博,感情很是要好,比我小一歲。
韜博平時很尊重我,待我像自己的親大哥。大家都知道他為人講義氣,曾因勸兄弟架而挨過刀砍,眉都沒皺一下。我一直認為像韜博這樣的人,比誰都應(yīng)該賺到錢。但事實并不是這樣。
我們時常見到電視上很多成功人士,夸夸其談地教導我們,做生意就像做人,要誠信、誠實,從善如流。他們說的我們都做到了,但他們做到的我們很難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