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偶爾思考起有關(guān)“和平世界”這個問題。在我看來,“和平世界”與理想的社會一樣,也許僅僅只是學術(shù)研究的對象,在現(xiàn)實生活當中是不存在的。我發(fā)現(xiàn),對于我們這些追求真正意義上的和平的人來說,當今世界還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問題,距離我們追求的理想社會還有著巨大的差距。
因此,我的思緒從“和平世界”轉(zhuǎn)而想到了“沒有恐懼的生活”。說到恐懼,也許我們的腦海里首先浮現(xiàn)的是生命、財產(chǎn)、名譽、行動的自由以及生活的安全是否受到了威脅。然而,事實上問題要復(fù)雜得多。我們也許更應(yīng)該重視的是日常生活當中的那些并不違反法律和一般道德規(guī)范,卻在無形中給人們造成了精神上的恐懼與痛苦的事情。
在人的一生當中,無論是一言一行,還是一舉手一投足,都有意或是無意地、每時每刻都會感受到的某種無形的壓力,我們把這種精神狀態(tài)姑且稱之為強迫癥狀。那么,這種精神狀態(tài)必然會引起一些精神障礙,其結(jié)果就是,即使相應(yīng)的威脅和壓力被消除之后,人的精神依然會呈現(xiàn)出一種異常的狀態(tài)。
回想自己所走過的歷程,結(jié)合我們今天的生活環(huán)境,我可以肯定地說,上述異常的精神狀態(tài)的影響絕非個例,而是幾乎所有的日本人都無法幸免的“通病”。
時至今日,我已經(jīng)沒有勇氣公開宣稱我們?nèi)毡救藳]有被賦予自由。因為真正的自由并非是別人賦予的,或者說,被賦予自由的地方實際上是不存在真正的自由的。
在我看來,我們?nèi)毡救松踔敛⒉幻靼鬃杂蔀楹挝?!因為很少有人懂得自由的最大敵人正是誘惑與成見。我們追求的充其量只是擺脫了某種強制的自由。誠然,這種自由也是我們所需要的。但我們必須明白,這樣的自由就好比一只手擺脫了束縛,而另一只手又被束縛住了一樣,是一種得而復(fù)失的自由。
我有些跑題了。我們?nèi)毡救说纳姝h(huán)境,造就了日本人的這樣一種特質(zhì):不敬畏該敬畏的,反而懼怕本不該懼怕的。
當然,所謂的本不該懼怕的東西,實際上只是理論上的。因為事實上,那些東西會以一個不確定的形式威脅到我們的生存。如果對其置之不理的話,它就會不定在什么時候讓我們吃到苦頭。如果我們?nèi)巳硕寄苡袌詮姷囊庵?,坦然面對這些威脅與痛苦的話,自然一切都不會成為問題。然而,這種想法本身就很幼稚。
因此,我們有必要明確那些莫名的威脅來自何方,并努力去消除它們所帶給我們的恐懼與痛苦。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今后的生活充滿希望,才能讓我們的民眾生活在一個更為寬松的氣氛當中。
在這里,我需要說明的是,我們?nèi)毡救吮憩F(xiàn)出的恐懼的表情是千差萬別的。有的人內(nèi)心恐懼,但為了掩飾這種恐懼,表現(xiàn)得非常平靜;有的人雖然恐懼但卻虛張聲勢,凡此種種。但即便如此,有一點卻是共同的:那就是由于內(nèi)心里的某種恐懼感,并因此而形成的屈服于這種恐懼感的抑郁的情感。
究其根源,這種令日本人感到恐懼的真兇就是所謂的無視“人性”的社會思潮。毫無疑問,這種社會思潮是封建陋習中最為典型的表現(xiàn)。然而,在對這種封建陋習進行批判的過程當中,既包含了某種忌憚,也不乏對民眾進行恐嚇的言辭。由此,日本人那種特有的精神構(gòu)造展現(xiàn)得一覽無余??磥碇袊浼械哪欠N“大丈夫”的氣概,在傳入日本后,由于其獨特的風土人情很快就褪色了不少,真是可悲可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