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因素和社會因素——我對教育體制有諸多不滿
關(guān)于中國的教育制度,在時下的中學生當中,流行著一些說法,比如:“我們在中學學到的都是垃圾!”“現(xiàn)行的教育體制就是應試教育體制,只會害我們死讀書!”“高考早就該廢止了!”這些說法一方面有許多片面之處,另一方面往往會對學生造成一定的心理陰影,加重學生的厭學情緒。
關(guān)于教育體制的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討論。
首先,真正影響我國教育發(fā)展的并不完全是體制問題,更為重要的是教育觀念和教育思想。如果我國教育工作者能夠轉(zhuǎn)變觀念,從“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的角度,將一些不適合時代發(fā)展的觀念和思想扭轉(zhuǎn)過來,那么,現(xiàn)行教育體制一樣可以適應素質(zhì)教育的需要。
其次,你可以自己思考一下,在你的頭腦中到底有多少對教育體制的不滿。很多時候,我們對很多事情感到厭煩,認為這些事情一無是處,但是仔細分析起來,其實讓我們厭倦的事并不是很多。當你把這些觀點一條一條仔細列出來,你就可以看清,原來問題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樣多,要解決它們也并不是無計可施。這個清晰化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當你對某個問題思路混亂時,就可以參考這個方法。
另外,我們國家目前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教育體制改革方案,我們不能一味地反對,你自己有沒有什么好的建議呢?如果有,在現(xiàn)今的國情下,是否容易實現(xiàn)呢?假如不容易,我們不妨趁待在學校里的這幾年,切身觀察教育的弊端,以便日后想出更好的辦法來解決教育體制問題。
和我們國家的經(jīng)濟發(fā)展道路一樣,教育也是在摸索中前進的,雖然現(xiàn)在還有很多弊端,但從整個發(fā)展過程看,是一直在進步的。任何制度都需要通過長期的實踐去完善,所以我們要給現(xiàn)今的教育體制以足夠的寬容和信心,相信它總有一天會變好。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今天的學生就都是實驗品。我們學到的東西是死的,但我們?nèi)耸腔畹?,知識怎么用全靠我們自己。學習是一生的事,即使有一天你離開了學校,學習也是始終不能松懈的。
校風差讓我無法安心學習
我是一個初中生,我們學校的教學質(zhì)量是我們這個地區(qū)最差的,升學率也是最低的,每年幾乎沒幾個人能考上高中。你完全想象不到我們學校的風氣有多差。許多學生拉幫結(jié)派,經(jīng)常打架斗毆。課堂上大多數(shù)學生不守紀律,自己不專心聽講,還讓別人也聽不成。還有很多人經(jīng)常逃課。每到考試,大家都在抄襲,有時候老師也不管,好像已經(jīng)見怪不怪了。我小學時成績非常好,從小父母就教導我要有遠大的理想,我希望能考上重點高中,然后考清華??墒乾F(xiàn)在,我連考上高中的自信都沒有。我想轉(zhuǎn)學,可是家里沒有條件,父母也沒有門路。
學校升學率那么低,以我現(xiàn)在的名次,肯定是考不上高中了,更別談什么遠大的人生理想了?,F(xiàn)在我整天發(fā)愁,沒有心情學習,不能專心聽課,作業(yè)也不想做。反正是考不上高中了,學與不學還有什么區(qū)別?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校風比較嚴格、同學們學習都比較勤奮的環(huán)境下,自己也會不由自主地跟著勤奮學習。如果學校的領(lǐng)導對學生的紀律抓得不嚴的話,有些習慣被管著的學生可能就會比較放縱自己的行為。課堂上如果有幾個不愛學習的同學喜歡說話,做小動作,那么老師可能會花很多的時間去管理紀律,從而影響教學進度。自制能力比較差的同學,可能會受到這些同學的影響,比如上課跟著一起說話,或無心聽課,從而影響學習。
教學水平高、升學率高的學校,校風一定也很好;反之,教學水平低、升學率低的學校,往往校風也很差。一個學校的校風是長期形成的,也往往無法在短期內(nèi)改變。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我們無法隨心所欲地選擇學校。即使有條件轉(zhuǎn)學,我們也要需要很長時間去適應新學校的環(huán)境,而且新的學校環(huán)境也未必如你所愿。
那么,我們能做的,也只有往好的方面想,“既來之,則安之”。
假如是由于學校管理不嚴格而導致風氣差,這未必是壞事。如果學校領(lǐng)導和老師對學生管得很嚴,有可能會束縛我們個性的發(fā)展。另外,在一個學校的學生大部分不努力、成績普遍比較差的情況下,如果你能夠不受大環(huán)境的影響,暗自努力,恰恰有了出類拔萃的機會。所謂“寧做雞頭,不做鳳尾”,在一個差學校里當好學生,比在一個好學校里當差生更能帶給你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