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您郵寄過去的照片進(jìn)行分析,發(fā)現(xiàn)一個重大疑點。您信中提到,買買提是在沙漠中失蹤的,但是照片中的背景卻是茫茫群山,我們對照片進(jìn)行分析發(fā)現(xiàn),照片中的山群中極有可能藏著大量的濮石礦。
吐沙拉鄉(xiāng)距離和田市一百多公里,這里有著古樸的疆域風(fēng)情,居住人口大多是維吾爾族人。袁森在烏魯木齊買到了一本新疆各地的介紹手冊,他早已在火車上把即將抵達(dá)的目的地的情況研究得很透切。
吐沙拉鄉(xiāng)有19個自然村,幾乎每個村子都有自己的清真寺,公路上隨處可見裹著頭巾匆匆而過的維族女人、穿著長“袷袢”的男人。
長途客車停在吐沙拉鄉(xiāng)附近,袁森隨著人流從車上擠下來,他一身休閑裝,與路上走來走去的維族人形成鮮明對比,多少顯得扎眼,不少維族人都向他投來驚異的目光。
吐沙拉鄉(xiāng)歷史悠久,民風(fēng)淳樸,居民大多是伊斯蘭教穆斯林,習(xí)慣穿民族服裝,所以偶爾看到一個現(xiàn)代氣息十足的人,多少覺得意外。
袁森拿著地圖,攔住一個穿著袷袢對襟長袍的維族男人問路,那男人兩腮留著卷曲的胡須,他正快速地朝前走著,袷袢上滿是灰塵。
袁森把他攔住就有點后悔了,這家伙看起來要跟人拼命的樣子,估計不會告訴他該怎么走。
那男人被硬生生地扯住,扭過頭來瞟了袁森一眼,就很有禮貌的右手掌捂住胸口,身體微躬,禮貌地說:“小伙子,你好,愿胡大賜福于你!”
袁森慌忙學(xué)著他的樣子還禮,道:“愿胡大賜福于你,你好!”
男人和善地對他微笑,袁森把地圖遞給他,指著英阿瓦提村的位置,問那男人該怎么走。
那男人笑道:“你真是問對人了,我就是英阿瓦提村的,請問你去那里有什么事情嗎?”
袁森說明來意,男人詫異道:“你真是找對人了,庫爾班礦長是我們英阿瓦提村玉礦的礦長,我是玉礦上的工人,我叫巴依?!?
夜幕降臨時,袁森與巴依才騎著馬逼近英阿瓦提村。袁森騎著的是一匹很漂亮的小紅馬,紅馬鬃毛如鍛,跑起來英姿颯爽。袁森在集市上一眼就挑中了這匹馬,吐沙拉鄉(xiāng)的馬市被庫爾班壟斷,巴依交代馬市的伙計袁森是庫爾班礦長的客人,所以免費借到了這匹馬。
小紅馬烈得很,袁森馬術(shù)不是很地道,被連摔幾次,巴依一再要求將自己的那匹性格溫良的馬跟他換一下,袁森執(zhí)拗不肯,路上才耽誤了不少時間。
太陽已經(jīng)西沉,天邊還藏著一抹淡淡的紅潤,逐漸暗黑的天空下,夜幕黑壓壓地沉下來。袁森與巴依縱馬在草原上奔騰,草原上有一大片地方,稀疏排列著不少木房子,想必這就是英阿瓦提村了。
巴依打了個呼哨,勒緊韁繩,奔跑的馬兒漸漸慢了下來。村口有一個少年在馬廄前給馬匹添飼料,馬廄里系著四匹毛色不同的馬,巴依把韁繩遞給少年,道:“鐵木爾,庫爾班礦長在家嗎?”
少年點了點頭,接過袁森的韁繩,把小紅馬牽到馬廄里。巴依領(lǐng)著袁森朝村口那間大房子走去,少年突然在后面叫道:“買買提大哥死了——”
巴依一愣,轉(zhuǎn)過頭來看著滿臉悲傷的少年,他頭上的小花帽在不停地顫抖。
袁森心里也是一驚,按理說,在沙漠里失蹤一個多月,死亡是必然的。可是看這少年的表現(xiàn),難道買買提的尸體已經(jīng)被發(fā)現(xiàn)了?
庫爾班的大房子立在村口,獨門獨院,遠(yuǎn)遠(yuǎn)看過去,有一種鶴立雞群的感覺。巴依推開大大的木門,隨著“吱呀”一聲門響,門內(nèi)一具尸體赫然呈現(xiàn)在巴依和袁森面前。
按照維族的習(xí)俗,尸體身上蓋著雪白的布料,躺在木板上。一個看起來頗為憨厚壯實的老頭兒站在尸體面前,低著頭,好像在祈禱。老頭兒身邊站著一個中年婦女,正在抹著眼淚,蒼老發(fā)紅的臉上滿是悲戚。房間角落站著一個漢人,背上還綁著獵槍,看著進(jìn)來的巴依和袁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