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蔣介石對前一段津浦線的戰(zhàn)事作了總結,特別列舉了國民黨軍在抗戰(zhàn)中的12個缺點,并有所指地斥責了韓復榘的行為,說:“敵人由濟南攻下泰安的部隊,不足一師人,而且不是正式軍隊。他們如此脆弱的軍隊,居然向南深犯,這完全是我們等敵人到了就退,既不攻擊,也不死守的緣故?!?“就是我們高級將領中間,懷著一種保存實力的卑鄙心理,不顧國家的存亡,不顧民族的生死,就是望風退卻,帶了部隊步步后撤?!闭f到這里,蔣介石大聲疾呼:“當此國家民族生死存亡關頭,我們如再不鏟除這種保存實力的落后思想,洗刷這種卑劣無恥的亡國心理,還要擁兵自衛(wèi),就一定要踏著東四省偽軍的覆轍,要被敵人壓迫來毀滅我們祖宗的廬墓,殘殺我們自己的同胞,絕滅我們子孫的生命。真是生無立足之地,死無葬身之所,比奴隸牛馬還不如!”〔25〕最后,蔣介石當眾宣布了《作戰(zhàn)懲罰辦法》和《作戰(zhàn)獎勵辦法》各十條,并說:“這一個辦法頒布以后,各位就要轉告部下一般官兵,使他們個個都能透徹了解,大家從此格外惕勵奮發(fā),努力抗戰(zhàn)?!?/p>
散會后,當與會眾人紛紛離去之時,劉峙忽然大呼:“韓總司令請慢點走,委員長有話要同你講!”會場內留有蔣介石的便衣衛(wèi)士四五人。劉峙指著衛(wèi)士對韓說:“韓總司令,你可以跟他們去。”韓氏臉上頓時發(fā)青,蹣跚地隨衛(wèi)士去了。離會眾人議論紛紛,齊說:“韓復榘糟了,韓復榘糟了?!碑斎障挛纾Y介石在其歸德行轅召集程潛、白崇禧、李宗仁等談話,提出要嚴辦韓復榘。拖了近半個月,在24日,蔣介石命令看守韓復榘的特務人員將韓復榘槍斃。殺韓一事起因深遠,但在當時來說,“確使抗戰(zhàn)陣營中精神為之一振”〔26〕,這一嚴厲處分振奮了民心和士氣。
在開封軍事會議之后,改任孫桐萱為第三集團總司令,并將津浦線劃為一個戰(zhàn)區(qū),由李宗仁統(tǒng)管。當時,津浦路南段的戰(zhàn)斗打得還不錯。12月中旬,日軍約集八師之眾,先后自鎮(zhèn)江、南京、蕪湖三地渡江北進。負責指揮津浦路防御戰(zhàn)的第五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李宗仁調三十一軍至津浦路南段滁州、明光一帶,作縱深配備,據險防守。在津浦路正面的敵軍有3個師,總兵額為我三十一軍的數倍,當時的日軍是驕狂無比,而我三十一軍全軍上下則是義憤填膺。李宗仁在回憶錄中講了當時刺激三十一軍將士抗日情緒的一件事:“此時適有在上海戰(zhàn)場被俘后逃出的一位廣西籍排長前來報告。他在淞滬被俘時,偽稱炊事兵,敵軍遂迫令挑運伙食擔。他沿途竟親自看見敵兵將比較肥胖的農人砍死,然后割取肘上的肉,放入飯盒,到宿營時,取出烤食,吃得津津有味。據說,這部分敵軍是蝦夷族,以烤食人肉為癖嗜。這位排長親眼所見,言之鑿鑿。三十一軍全軍上下抗日情緒本已十分激昂,一聞敵軍獸行,尤為發(fā)指,誓與野蠻的敵人一拼到底?!薄?7〕
在國民黨軍隊的頑強抵抗及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的戰(zhàn)略指導下,津浦路南段戰(zhàn)事形成了敵我雙方膠著、隔淮河對峙的局面。
就在津浦路南北兩段激戰(zhàn)的時候,蔣介石考慮到自抗戰(zhàn)以來地方行政機構未能切實配合軍事上的要求,影響作戰(zhàn)甚大,于是在1938年1月中旬提出以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兼轄區(qū)內的省主席,隨即命令程潛兼河南省主席,李宗仁兼安徽省主席。1月底,蔣介石又用三天時間召開了參謀會議,專門研究戰(zhàn)術問題。
在津浦路南北兩段戰(zhàn)斗之后,緊接著發(fā)生了以臺兒莊戰(zhàn)斗為中心的徐州會戰(zhàn)。日軍在津浦路南段遭國民黨軍阻截后,就在北段魯南方面,以第五師團板垣部和第十師團磯谷部,附有力之騎炮兵及機械化兵,于1938年3月15日起,分由兗州、臨沂南犯,企圖會師臺兒莊,策應津浦路南段日軍攻勢,最后會攻徐州。臺兒莊屬山東嶧縣,扼運河的咽喉,清代江淮槽米四百萬石由此北運,棗莊煤田靠此地出口。從臺兒莊到徐州,走津浦路只有一百四十公里。
臨沂戰(zhàn)役揭開了這場大戰(zhàn)的序幕。臨沂為魯南重鎮(zhèn),得失關系全局。1938年1月中旬,日軍板垣師團進迫臨沂,與津浦線上的磯谷師團取得呼應,齊頭猛進。守臨沂的是龐炳勛軍團,雖號稱軍團,其實轄下只有5個步兵團,實力尚不及1個軍。他所對抗的則是人數上且占優(yōu)勢的號稱“大日本皇軍中最優(yōu)秀的板垣師團”。2月下旬,板垣師團以一師團優(yōu)勢的兵力,附山炮一團、騎兵一旅,猛攻臨沂縣城。龐炳勛率其5團將士據城死守。經數日的反復進攻,傷亡枕藉,日軍竟不能越雷池一步。當時隨軍在徐州一帶觀戰(zhàn)的中外記者與友邦武官不下數十人,大家想不到號稱最優(yōu)秀的“皇軍”,竟受挫于一支名不見經傳的國民黨“雜牌部隊”。在板垣師團的猛烈攻勢下,龐炳勛部漸感不支。在此關鍵時刻,張自忠率五十九軍奉令自豫東及時趕至增援。臨沂守軍見援軍趕到,士氣大振,開城出擊。兩軍內外夾攻,板垣師團不支,倉皇撤退,一退九十余里,縮入莒縣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