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由莫斯科到廣州(2)

李立三之謎 作者:李思慎


李立三向大會作的兩個報告,極大鼓舞了與會代表的革命熱情,在5月5日上午的大會上,兩大會聯(lián)合通過了“對全國總工會出席赤色職工國際會議的決議”。決議指出:一、大會對于赤色職工國際所取的政策和方略,認為完全滿意。大會誓繼續(xù)竭誠擁護赤色職工國際所定的一切政策,與國際資本帝國主義作最后之決戰(zhàn)。二、大會承認赤色職工國際所決定之‘統(tǒng)一職工運動’政策,尤為目前世界職工運動所需要;同時大會對于改良派的黃色國際領袖騙賣工人階級分裂工人運動之所為,深為憤恨,愿揭破其假面具,而盡力推倒之……形成反帝國主義的聯(lián)合戰(zhàn)線。三、工人群眾是革命的主要勢力,農民群眾更是工人群眾相依為命的友軍,職工國際所指示“工農聯(lián)合”之政策,確為目前中國革命工作之惟一出路。大會愿一致為“工農聯(lián)合”而奮斗,為共同利益而奮斗,以達最后的解放。

5月6日下午3時,李立三又以上??偣瘑T長的身份報告了“上海職工運動情形”。

5月10日,李立三主持第14次會議,討論了全國革命形勢的重要問題。

同日,蔣介石為了欺騙人民,表示他對工農群眾的支持,以黃埔軍官學校校長的身份在學校召開歡迎會。除了邀請第三次勞動大會和廣東省農民代表大會代表全體參加外,還有其他各界代表出席。蔣介石親自主持大會并致“歡迎詞”。他說,工農為革命主力軍,極希望監(jiān)督軍隊,指揮軍隊,使武力成為民眾武力。各界代表8人先后發(fā)言,不少人的發(fā)言都在不同程度上頌揚了蔣介石,說他是“我們的領袖”,要求他“指示和領導我們”,并向他表示“敬意”和“感謝”,惟有工界代表李立三在致詞中沒有一句這樣的話。他代表第三次全國勞動大會“答謝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歡迎的盛意?!崩盍⑷鶕趧哟髸稙榇龠M北伐向國民政府請愿書》的精神,指出:“全國的民眾很希望國民政府出師北伐,不僅希望而已,并且全國民眾都已準備著幫助我們國民革命軍北伐的進行?!崩盍⑷@個與眾不同的發(fā)言,引起了所有與會人士的注意,特別引起了蔣介石的注意。這個27歲的工運領袖不買他的賬,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來,1926年9月19日擔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的蔣介石北伐途徑湖南醴陵時,想起這是李立三的家鄉(xiāng),特在他的專車上約見李立三的父親李鏡蓉,表示關懷和尊敬,想以此來籠絡和影響對他不敬的這個年輕共產黨員。這是后話。

5月11日下午,李立三在第15次大會上還作了《罷工戰(zhàn)術》的報告。

這個報告第一次總結了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領導工運的經驗,對于罷工的意義、罷工戰(zhàn)術的重要性、罷工的時機、罷工的準備、罷工戰(zhàn)術注意之點、防止破壞和談判策略、罷工后的工作等等,都作了全面系統(tǒng)的說明。

如在罷工的意義問題上,他強調了正確處理經濟罷工和政治罷工的關系。他指出,在工人階級的解放斗爭中,每一次罷工都有重要意義,但是“工人階級的解放首先是政治上的解放”,“工人階級經濟要求的擴大,才能增加對于政治斗爭要求的勇敢和興趣,所以必須如此,才能使罷工的意義更加擴大?!?/p>

關于罷工戰(zhàn)術的重要性,他指出:“罷工是工人階級反抗壓迫階級的武器的一個……并且是最嚴重最要緊的,用得好的時候可以戰(zhàn)勝敵人,用得不好的時候可以自殺?!薄白髁T工的決定,必須對主客觀形勢有明了的觀察,決不可冒昧從事?!?/p>

關于罷工的準備,他強調必須有嚴密的組織準備,要有能夠鼓起群眾熱情的煽動口號,這些口號“要切實,要簡單,要有刺激性,要是群眾要喊的,是社會同情的”。

關于罷工戰(zhàn)術,他列舉了22種,還敘述了敵人通常使用的破壞罷工的7種方法,提請工人運動的領導者予以極大的注意。強調領導罷工既不要恐慌、畏縮和后退,也不要輕舉妄動。

會議根據李立三的這一報告,作出了《關于罷工戰(zhàn)術的決議案》,對當時和今后正在高漲的工人運動無疑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和深刻的現(xiàn)實意義。

14日上午11時全國總工會召開第一次執(zhí)委會,推舉蘇兆征為臨時主席、選舉蘇兆征為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長,選舉鄧中夏、李立三、劉少奇、朱少連、劉文嵩、項英、陸枝等為常務委員。

新選出的中華全國總工會常務委員會于16日下午1時開第一次會議,蘇兆征主持,推定劉少奇任秘書部長,李立三任組織部長,鄧中夏任宣傳部長。

隨后,中共中央決定成立全總黨團,任命李立三為第一任全總黨團書記。從此,李立三成為全總的實際上的主要領導者。

李立三在廣州期間,還多次去香港罷工委員會參加會議發(fā)表演說,在報刊上發(fā)表文章,堅決支持香港工人的英勇斗爭。

當時,由毛澤東主持的第六屆全國農民運動講習所于5月3日在廣州開學,學員人數327人。李立三應毛澤東之邀前去講授了《中國職工運動》和《蘇俄狀況》兩門課程,長達17小時,受到學員們的熱烈歡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