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勒斯于9月4日發(fā)表聲明,公然要擴大美國在臺灣海峽地區(qū)的侵略范圍,對中國進行軍事挑釁和戰(zhàn)爭訛詐。中國外交部于9月4日發(fā)表領海線聲明,宣布我領海線為12海里,向全世界宣告保衛(wèi)我領海不受侵犯的堅強決心。
臺灣大、小金門蔣占島嶼,包括金門唯一的料羅灣港口,全部在我炮火射程之內,完全被我炮火封鎖,截斷了金門和臺灣的海上通道。金門蔣軍的補給全靠臺灣從海上運輸,以海軍護航,我軍炮火即轉向攻擊其海上運輸線,專門打它的海上運輸船只。蔣軍艦只受到嚴重打擊,不斷被我海岸炮炮火擊沉擊傷,最后,金門海上運輸線完全被截斷了。金門不但彈藥補給中斷,糧食、燃料的補給也中斷了,儲備的炮彈在半個月炮戰(zhàn)中消耗得差不多了,儲備糧只有一個月,也消耗得差不多了,頻頻向臺灣告急。蔣介石即請求美軍護航,以恢復金門的海上補給線。
9月7日,蔣軍以美艦護航,組成一支海上大編隊。美國軍艦配置在海上編隊左右兩側護航,把蔣軍艦只和運輸船只夾在中間,美艦和蔣軍艦相距僅二海里,由臺灣向金門開來。美蔣聯(lián)合編隊從臺灣一出動,我軍在雷達上就看得一清二楚。
情況復雜化了,美軍已經(jīng)卷入,怎么辦?打不打?如果打,勢必會把美艦一起打上,這就可能把美國拖下水,同美軍發(fā)生直接沖突。所以,打不打美蔣海軍聯(lián)合編隊,事關重大,不是一個單純的軍事行動。這不是前線指揮員有權決定的,只能由中央、由毛澤東作出決定。
此時,已從北戴河回到廈門前線的葉飛立即向毛澤東請示這個問題。
毛主席回答:照打不誤。
葉飛又請示:是不是連美艦一起打?
毛澤東回答:只打蔣艦,不打美艦。
同時,毛澤東交代,要等美蔣聯(lián)合編隊抵達金門料羅灣港口才打,要求每一小時報告一次美蔣聯(lián)合編隊的位置、編隊隊形、航行情況,到達金門料羅灣時,要等北京的命令才能開火。
為了準確執(zhí)行只打蔣艦、不打美艦的命令,葉飛又請示:我們不打美艦,但如果美艦向我開火,我們是否還擊?
毛澤東明確回答:沒有命令不準還擊。
聽到這一回答,葉飛極為緊張了,因為要嚴格執(zhí)行命令,只打蔣艦,不準打美艦,這很不好辦。美艦和蔣艦相距僅二海里,如果哪一個炮群瞄不準確,稍有誤差,就會打到美艦。至于如美艦向我開炮,我不予還擊,這倒還比較好辦。
為了準確執(zhí)行毛澤東的命令,葉飛親自向三十一軍及各炮兵群下達命令:待美蔣聯(lián)合編隊抵達金門料羅灣港口,北京下了命令后才開炮;各炮群只打蔣艦,不準打美艦;如美艦向我開火,我不予還擊!
各炮群接到命令,都很吃驚,紛紛追問。葉飛又把命令再復述一次,并問各炮群:是否都聽清楚了,明白了?各炮群回答聽清楚了,明白了,按毛主席的命令嚴格執(zhí)行。
9月7日中午12時整,美蔣海軍聯(lián)合編隊抵達金門料羅灣港口,運輸船只開始在料羅灣港口碼頭上卸下補給物資,葉飛立即將這一情況直報北京。北京接到電話后,毛澤東即下令開火。葉飛迅即命令各炮群按預定作戰(zhàn)方案開炮。全線所有炮群接到命令,即以突然的密集火力攻擊蔣艦及其運輸船只,集中攻擊料羅灣港口碼頭。
沒想到,我軍一開炮,美艦丟下蔣艦及運輸船只不顧,立即掉頭向臺灣方向駛去。美國軍艦一走,蔣艦及所有運輸船只完全暴露在我軍面前,遭受了我軍炮火猛烈打擊。這時,金門蔣軍和在料羅灣的蔣艦紛紛向臺灣告急。臺灣問: 美國朋友呢?美國軍艦呢? 蔣艦回答: 什么朋友不朋友?美國軍艦已經(jīng)掉頭跑了! 大罵 美國人混蛋 。他們急了,使用報話機通話,連密碼都不用了,我軍的偵聽機聽得清清楚楚。蔣艦被我擊沉三艘,擊傷數(shù)艘。臺灣即下令蔣艦返航。這一場驚險的戰(zhàn)斗就這樣戲劇性地宣告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