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雷 曹景行
父親的《蔣經國論》先有上海版(1948年),那可能是中國第一部論述經國先生的著作。五十年代后父親移居香港,不幾年又把《蔣經國論》幾乎重寫了一遍,才有臺北政要爭著去“太子道”而避開“皇后道”的譬喻。父親寫滬版和港版時,處境有很大的不同,心情和用意或也有異,但已是四五十年前的事情了,論者和被論者都早已作古。
這不是一部傳記,只是作者將他不同時期對蔣經國的評述集成的一個集子。1997年我們將兩版合為一冊,首次在臺灣出版,這樣,反而可更清楚地讓讀者知道曹聚仁心中的蔣經國是什么樣子的。這次,又是首次以簡體字版與內地讀者見面。
六十年前抗日戰(zhàn)爭烽火初起,父親從書齋走上戰(zhàn)場,當起中央社的戰(zhàn)地特派員,主要游走在長江以南的第三戰(zhàn)區(qū),才有機會到贛南與蔣經國先生相識、相知。后來更在贛州安下了家,為經國先生主辦《正氣日報》。在經國先生那里,父親是客卿身份。經國先生可能視他為友為師,卻從來未把他當作自己的下屬。母親鄧珂云七十多歲去世前,還記得那年春節(jié),經國先生讓勤務兵挑著一擔年貨,隨他大年初一清早踏雪上門拜年,一進門他就抱起才牙牙學語的曹雷。
但父親畢竟只是書生,雖然是一個對政治有興趣的書生。經國先生周圍一旦有人玩起政治派系的游戲,也就到了書生出局的時候。即使如此,父親在辭去《正氣日報》的工作后,仍然有不少機會同經國先生挑燈夜談,直到1949年后,一個去了臺北,一個去了香港。父親兩個不同版本的《蔣經國論》,正是那個時期的產物。在他的回憶錄《我與我的世界》及《采訪外記》中,對他們兩人那段時間的交往也有不少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