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序(1)

開放你的人生 作者:王輝耀


時值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

30年,一個國度由封閉走向開放,從保守趨于革新,從單一漸變自由多元;30年,一個民族從經(jīng)濟一度瀕于崩潰的邊緣走向崛起的新生;30年,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向中國,百年奧運首次光臨中國,中國廣大的人群也正遠(yuǎn)征海外……30年,歷史不過彈指一揮,便天翻地覆。與其說“改革”是30年前在歷史語境中的突圍政策,毋寧說“開放”才是當(dāng)今世界浩蕩發(fā)展的必須選擇;與其說開放是宏觀的國家意圖、社會行動,毋寧說開放是指向我們每一個體的生活方式、人生愿景,開放人生是個人發(fā)展的成功之道。

在浩瀚的時間長河中,個人與時代總是相遇的關(guān)系?;虿良缍^,或正逢其時,或相望興嘆,得則幸,不得則命。人到中年后,逐漸開始對時間的長度產(chǎn)生敏感,我越發(fā)真切地慶幸自己與過去30年中國社會的相遇。

有時夢回歷史,設(shè)想與其他時代相遇的個人處境:如若3000年前,我這個生于封閉盆地的蜀人也許會懼于蜀道之難,而不知盆地之外竟有四地八荒,更不知有海外大洲;如若是300年前,我這個讀書人也許窮盡一生就干一件事:皓首窮經(jīng)就為擠進科舉的官僚體系,為康乾盛世的“天朝大國”添磚加瓦;又如若130年前,也許我會微微感應(yīng)到洋務(wù)運動正從器物層面開放中國社會所帶來的人生漸變……

可是,歷史沒有如若。即若真有,我還是會選擇自己與過去30年中國社會的相遇。不是因為自己在當(dāng)代話語中有些許成功,而是因為這個開放時代能夠給予絕大多數(shù)人以多元自主的成功渠道,只要個人開放,我們就有充分的機會去爭取個人自由的生命,無疆的行走,廣闊的視野,開放的人生。

中國僅僅用了以“開放”為關(guān)鍵詞的30年時間,就完成了歐洲曾遠(yuǎn)不止三個世紀(jì)才完成的跨越式巨變。百年前的“東亞病夫”變成今日的“大國崛起”,正源于中國將“開放”樹立為基本國策。時代的翻天覆地,日月的斗轉(zhuǎn)星移,變遷的高速密集,讓生于這個時代本就不安分的生命不得不慶幸能有機會與這個豐富的時代風(fēng)云際會。我一直認(rèn)為,我們這一代少年階段生活在改革開放之前下鄉(xiāng)插隊、青年階段生活在改革開放后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身上,總有著某種揮之不去的使命情結(jié):一方面恪守著中國古代士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兼濟天下的理想,另一方面又兼具現(xiàn)代公共知識分子探索真理和用知識發(fā)言的社會責(zé)任感。所以,多年來,我也總在探索思考:個人兼濟天下有什么最佳之道?我能否為我們的社會更加美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中國千年儒家傳統(tǒng),把“立功、立德、立言”當(dāng)作人生三不朽之大事。而今天,面對日益開放的中國社會,我的選擇也豐富起來,用自己的見識和研究為讀者勾勒時代趨勢,獻言大時代下的人生成功之道,無疑也是我能夠欣然為之并或許能真正切實見效的事。

過去的30年和未來更悠久的世紀(jì),“開放”無疑都是我們時代最重要的關(guān)鍵詞之一。國家和社會的繼續(xù)改革開放,勢在必行。但是,中國開放的深化和發(fā)展,成為遍及整個社會的共識與現(xiàn)實,要在整體上呈現(xiàn)開放、自由、民主、多元、和諧的形象,就必須推動個人走上開放之路。同時,個人要在開放時代中同步而行,乃至超前發(fā)展,甚至是要在任何一個時代自主人生,也都必須走向人生開放之路,踐行開放式人生!而游走東西方的經(jīng)歷,也讓我更加堅信:在開放的時代想獲取個人的成功,個人的“基本國策”也必須寫上“開放”。

作為改革開放30年的見證者,我的個人經(jīng)歷正是一面小小的鏡子,以之能窺見個人成功與時代開放的諸多關(guān)系。少年時代,因為父母在鐵路部門工作,在那個并不開放的年代我有機會坐火車游歷各地。每每北上,通過寶成鐵路翻越秦嶺,越過橫亙在盆地與中原之間的這道巨大屏障時,我總是徹夜難眠——秦嶺那邊就是外面的世界了。在秦嶺諸峰中有一座峰名為定軍山,那里埋葬著諸葛孔明。兩千年前,諸葛孔明六出祁山!從此又有多少蜀人,走出劍門關(guān),沖出夔門化魚為龍。成都武侯祠祭奠的諸葛孔明不是蜀人,但他卻成為深居盆地的蜀人走向更廣闊天地的一個指引。生長在四川盆地的人常常有自得的心理,天賜天府,富饒安逸常使人樂得其所,不思進取,所以有“少不入川”的說法。年少的我并不安分,崇拜諸葛亮,不僅因為他是傳說中的智慧化身,更因他六出祁山的開放之舉。30年前的高考,使我真正有機會翻越秦嶺走出封閉的盆地迎向開放的人生。在廣州,面朝大海的改革開放前沿讓我知道外面世界的廣闊,在開放的時代個人該應(yīng)時而動。從廣州求學(xué),到北京工作,再到北美留學(xué)、打拼自己的國際化事業(yè),繼而回歸創(chuàng)業(yè),后又創(chuàng)辦海歸組織。世界在縮小變平,而我的心卻在變得開放廣闊,個人的經(jīng)歷在變得厚重,心中的那座秦嶺已經(jīng)被我真正翻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